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查,我局拟准予**市秉烈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行政许可,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3月25日—2025年3月3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76-****点击查看379、0876-****点击查看850****点击查看中心生态环境窗口)
通信地址:**市**路38号
邮 编:663099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市秉烈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 | 项目名称:**市秉烈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 建设单位:****点击查看 建设地点:**省****点击查看市秉烈彝族乡**井南侧 建设性质:** 占地面积:项目占地面积为18940m2。 建设内容:项目规划装机150MW/300MWh的电化学储能。储能电站场区内主要布置60套5MWh储能电池舱和30套5MW变流升压一体机,储能电站配套建设220kV升压站,储能系统经过变流、升压后,采用一回220kV电缆线路接入**井光伏220kV升压站。 项目投资:总投资31100万元,环保投资32.55万元。占总投资的0.1%。 | 一、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和防治措施 (一)电磁环境 1.升压站电磁环境 《报告表》选择规模、电压等级、容量、平面布置等因素与本项目相近,主变规模比本项目大的**卧**220kV升压站项目与本项目进行类比。类比项目**卧**220kV升压站厂界四周的监测结果显示,工频电场强度在13.5~312.3V/m之间,工频磁感应强度在0.025~0.324μT之间,厂界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升压站西面围墙外5m,为312.3V/m,工频磁感应强****点击查看电站南面围墙外5m,为0.324μT,未超过《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限值。可以预测本项目220kV升压站按设计规模建成投运后,其围墙外的工频电场强度将小于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远小于100μT,电磁环境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评价标准的限值要求。项目升压站周围40m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项目220kV升压站建成投运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2.地下电缆电磁环境 工程送出线路为地下电缆线路接入**井光伏220kV升压站,电缆路径长52m。220kV地下电缆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属于极低频电磁辐射,电缆深埋地下(2m)且电缆有屏蔽层、绝缘层,其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项目地下电缆建成后,产生的电磁场强度达到《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标准要求。 (二)固体废物 1.废旧储能电池 ****点击查看电站电池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池容量衰减程度达到更换标准时(项目运行第11年),由具备资质的专业电池厂家站内电池整体(总重量约1648t)回收处理,不在储能站内拆解、存放。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目录》,更换产生的废旧储能电池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废物种类为SW17可再生类废物,废物代码为900-012-S17。 2.危险废物 (1)废旧铅酸蓄电池。升压站蓄电池主要采用铅酸蓄电池,站内使用蓄电池一组共104只,总重量约780kg。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废旧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类别为HW31含铅废物,废物代码为900-052-31。到达年限后蓄电池整组更换,更换后不在现场进行拆散、破碎,暂存**井光伏220kV升压站危废暂存间,交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井光伏220kV升压站直流系统使用蓄电池数量与本项目一致,且蓄电池寿命不同时完结,不同时在危废暂存间贮存,**井光伏220kV升压站已建成的危废暂存间能够满足本项目使用需求。 (2)废变压器油。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废变压器油属于危险废物,类别为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废物代码为900-220-08。项目变压器油注入变压器后,不用更新,使用寿命与设备同步,变电站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无变压器油外排。当升压站的用油电气设备(主要为主变压器)发生事故时,变压器油将排入事故油池。工程建设一座容积为50m3的事故油池,《报告表》核算项目事故产生总油量体积为47m3,项目建设事故油池满足事故暂存需求。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三)声环境 项目运行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变压器和室外配电装置等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噪声及机械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1台220kV主变压器、1台35kV站用变、1台35kV接地变,均布置于室外,30台35kV干式变压器布置于升压变流预制舱内,项目声压级为60~65dB(A)。《报告表》采取理论预测的方法对储能站运营期厂界噪声影响进行评价。项目建成投运后,储能站四周厂界噪声昼间、夜间预测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排放限值要求。环评要求,应选用满足物资采购标准和招标规范的设备,设备安装时采用减振基础等措施,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减少因设备故障产生的噪声。项目运营期间根据监管需要组织开展噪声监测。 (四)水环境 项目运行由**井光伏220kV升压站统一调配,不新增劳动定员,工作人员在**井光伏220kV升压站生活区居住,本项目运行期无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产生。 (五)大气环境 本项目运行期无生产废气产生。 (六)环境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风险物质主要为变压器油(最大贮存量42t)及废蓄电池内的电解液(电解液中纯硫酸重量0.094t)。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变压器油事故排放泄漏污染周边大气、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废蓄电池中的硫酸泄漏污染周边大气、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通过设置满足事故排油容积要求的主变压器集油坑及事故油池,废变压器油及废旧蓄电池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依法合规地进行回收、处置,不外排,同时加强管理、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将环境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环境风险可以接受。 二、评估结论 (一)《报告表》编制质量 《报告表》编制基本规范,基本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总体评价结论可信,可作为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 (二)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项目已****点击查看改革局出具的《**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点击查看。本项目为电化学储能工程,主要进行电力储存和供应,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第一类 鼓励类”中的“四、电力—1.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工程区域的水、气、声、生态、电磁等环境质量现状较好,项目用地不涉及主体功能区划中****点击查看开发区域,****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等环境敏感区,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公益林及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和运营将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报告表》及本评估意见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防治对策措施、要求及建议,项目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其影响程度在区域环境容量可以承受的范围,从区域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市秉烈150MW/300MWh共享储能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
文****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局
202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