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时间:2025-03-03
项目名称 | **县古楼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 | |||
建设地点 | 古楼镇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25728.61 | |
建设单位 | ****点击查看 | 法定代表人 | *晓 | |
联系人 | *湘芸 | 联系电话 | 177****点击查看7770 | |
项目投资(万元) | 66371.76 | 环保投资(万元) | 21.27 | |
拟投入生产运营日期 | 2028-06-01 | |||
建设性质 | ** | |||
备案依据 | 该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属于第1 ****点击查看基地****点击查看基地)项中其他。 |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县古楼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农用地整治工程、建设用地整理工程、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工程等7部分。主要建设规模如下: (1)农用地整治工程: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2827.78亩,耕地质量提升373.75亩,耕地后备**开发1731.86亩和书房坪村、毛关山村等六个村土地整理10631.12亩,主要包含土地平整工程、土壤培肥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农田景观生态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其他工程。 (2)建设用地整理:主要为对区域内376户农房建设用地整理,拆旧复垦和安置区整理面积共计500亩。 (3)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其中: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开展棚户区综合整治工程,旧村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22766.53㎡,农村生活污水治****点击查看处理站**200m3/d、提质扩容400m3/d,**和提档升级化粪池928个等),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程包含配套垃圾处置设备购置、垃圾分类收集亭等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景观修复营造工程主要开展现代农业生态景观打造,河道生态治理88329.44㎡,地质灾害隐患治理15661.08㎡。 (4)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对区域内的古民居古院落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主要为古树名木保护8处、民居主体建筑修复10826.05㎡、开展乡村历史传统文化遗迹保护修缮。 (5)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为改建村道19.50公里,配套建设公交停靠站3处,**公共厕所5座并升级改造农村旱厕约985户。 (6)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点击查看中心2610.01㎡,**服务驿站1250.00㎡****点击查看服务中心1959.50㎡。 (7)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工程:修建游步道32公里并配套建设导览设施,改建乡村休闲农家乐19909.10㎡,建设**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点击查看基地2064.00亩、古楼香桃精品环线产业提升8550.00亩以及水田调型1100.00亩并配****点击查看物流中心、农业新业态建设工程、质量品牌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主体培育工程等配套基础设施)。 | |||
主要环境影响 | 废气 废水 生活污水 废水 生产废水 固废 噪声 | 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 | 其它措施: 施工期间对施工粉尘产生的作业点定时洒水,将施工用的水泥集中堆放在库房(或临时工棚),抑制粉尘和运输中的二次扬尘;区内的行车道路路面须进行硬化处理,减少道路扬尘。在项目区内运营的车辆必须使用清洁能源。 生活污水 其它措施: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通过建设临时公厕进行收集,并通过化粪池处理后,达标排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以保护好施工人员的生活、生产环境,减少施工人员传染病的发病率;项目区内限用常规农药、化肥,减少区内面源污染。 生产污水 其它措施: 将施工作业产生的高浊度水经沉砂池沉淀处理后排放;施工燃油机械维护和冲洗产生的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 环保措施: 施工期措施: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以保护好施工人员的生活、生产环境,减少施工人员传染病的发病率。 运营期措施:生活废弃物治理:固体废弃物采取垃圾分类存放集中收集,统一由环卫部门清理运作无害化处理。 有环保措施: 施工时应尽可能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高噪声施工设备仅限于昼间作业,严禁夜间作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 |
承诺:****点击查看 *晓承诺所填写各项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如存在弄虚作假、隐瞒欺骗等情况及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由 ****点击查看, *晓 承担全部责任。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字: | ||||
备案回执:该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已经完成备案,备案号:202****点击查看****点击查看000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