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条蚕丝被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信息招标公告

年产20万条蚕丝被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信息招标公告

发布于 2025-07-10

招标详情

桐乡瑞梦蚕桑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联系人1个

立即查看

可引荐人脉可引荐人脉767人

立即引荐

历史招中标信息历史招中标信息1条

立即监控




****点击查看年产20万条蚕丝被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20万条蚕丝被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地点:**省**市**市乌镇镇**路376号

项目投资:28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流动资金800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利用现有土地9705.71m2,**厂房建筑面积10000m2,新购置丝绵机6台、煮茧机1台、清洗桶1只、脱水机1台、电脑自动缝纫机80台、电脑绗缝机15台、梳棉机5台、油脂快速抽取器1套、水冷空调2套、自动包装机2台、变配电系统1台、污水处理设备1套等设备设施,技改后全厂将形成年产20万条蚕丝被的生产规模,预计年产值14000万元,利润1380万元,税金500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

表1 项目主要保护目标一览表


()[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名称

坐标/°

保护

对象

保护

内容

环境功能区

方位

与厂界距离/m

东经

北纬

地表水

**塘

/

/

地表水

/

地表水Ⅲ类

西

1500

东升河

/

/

地表水

/

地表水Ⅲ类

110

地下水

周边地下水

/

/

地下水

/

地下水Ⅲ类

/

/

周边1km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等特殊地下水**

大气环境

环境风险

**桥村宅

120.517457

30.683811

村宅

160人

环境空气二类

西南

110

徐家环桥村宅

120.514201

30.686182

村宅

100人

西北

340

陆家浜村宅

120.518072

30.687113

村宅

40人

150

120.520357

30.687668

村宅

20人

东北

240

管家兜村宅

120.517538

30.690353

村宅

70人

500

锦翠佳苑

120.523592

30.686436

住宅区

500人

440

声环境

**桥村宅

120.517457

30.683811

村宅

160人

声环境2类

西南

110

陆家浜村宅

120.518072

30.687113

村宅

40人

150

土壤环境

**桥村宅

120.517457

30.683811

村宅

160人

一类建设用地

西南

110

陆家浜村宅

120.518072

30.687113

村宅

40人

150

农田

/

/

耕地

/

农用地

150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企业**厂区污水站,规划采用“格栅+混凝沉淀+厌氧+A/O”处理工艺。本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37.6m3/d,厂区污水站设计处理能力50m3/d,能满足生产废水处理需求。本项目选用废水处理工艺为《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纺织印染工业》(HJ861-2017)、《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1177-2021)中推荐的纺织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本项目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技术路线可行。

本项目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站“格栅+混凝沉淀+厌氧+A/O”预处理、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可达到《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936-2012)表2间接排放标准,其中氨氮达到企业所在区域地方标准《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LAS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由物产中大(****点击查看公司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江。

本项目废水主要污染物包括CODCr、NH3-N、BOD5、SS、TN、TP、动植物油、LAS,均在《****点击查看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表1、《****点击查看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覆盖范围内。本项目入网废水量为56.7m3/d、17010m3/a,水质简单,经预处理后污染物浓度较低,能确保废水纳管满足物产中大(****点击查看公司设计进水标准。因此,本项目废水****点击查看处理厂污染负荷及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对该区域地表水体影响可以接受。

此外,本项目废水排放量16950m3/a,蚕丝被芯年产量220t/a,单位产品排水量为77m3/t产品,能满足《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936-2012)表2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要求(800m3/t产品)。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污水池发生泄漏时,会对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但未超出场界范围。故本环评要求本项目实施后采取有效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在厂区重点区域做好防渗、防漏、防腐蚀工作,预防为主。只要及时发现污染物泄漏并采取应急响应终止污染泄漏,对污染的区域采取及时修复,则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可控,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茧库、废蚕蛹库采取车间整体换气收集,污水处理单元加盖密闭设置引风系统负压收集,恶臭异味收集后经“次氯酸钠喷淋+碱喷淋”处理后,设不低于2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氨、硫化氢、臭气浓度能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限值;梳绵粉尘产生量不大,经吸风装置收集,由设备自带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在车间内排放,减少无组织排放;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排气筒(DA002)排放,油烟能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限值要求。本项目废气处理措施均为《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纺织印染工业》(HJ861-2017)、《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1177-2021)中推荐的纺织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本项目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技术路线可行。

根据导则推荐ARESCREEN估算模型计算各污染源每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本项目污染物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0.63%(氨),Pmax<1%,一般不会对周围空气质量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根据估算模式,本项目涉及废气排放量不大,下风向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均符合环境质量浓度限值,因此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4、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采取隔声、降噪措施,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厂界昼夜噪声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经距离衰减后周边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本项目噪声不会对周边声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对声环境的影响可接受。

5、固废影响分析结论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劣质蚕茧、废蚕蛹、废丝、废布边角料、一般废包装、危险废包装、废油桶、含油抹布手套、废电瓶、废布袋、污泥、生活垃圾。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本项目危险废包装、废油桶、含油抹布手套、废电瓶属于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后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劣质蚕茧、废蚕蛹、废丝、废布边角料、一般废包装、废布袋、污泥、生活垃圾属于一般固废,劣质蚕茧、废蚕蛹、废丝、废布边角料、一般废包装、废布袋、污泥收集后外卖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本项目产生的所有固废均有合理可行的处置去向,只要建设单位严格进行分类收集,厂内暂存场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设计、建造,做好“四防”要求(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以“减量化、**化、无害化”为基本原则,在自身加强利用的基础上,按照规定进行合理处置,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预测结果,以时间30年计,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单位质量土壤中石油烃(C10~C40)预测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可认为本项目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可接受。

7、环境风险影响分析结论

根据风险潜势判断,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企业采取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在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方面做好防范措施,严格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暂存、使用、转运作业等,通过多方面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一旦事故发生后,及时实施应急措施,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地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污染防治措施详见表2。

表2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清单


项目

污染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废水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站“格栅+混凝沉淀+厌氧+A/O”预处理、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达标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由物产中大(****点击查看公司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江。

废水纳管达到《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936-201

2)表2间接排放标准,其中氨氮达到企业所在区域地方标准《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

/887-2013)、LAS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

其他要求

1、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与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2、做好内部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工作,要求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管道分流,生产废水采用明管收集、输送,确保各类废水均能得到合理处置;废水管线应采取地上明渠明管或架空敷设,且废水管道和易污染区域满足防腐、防渗漏要求。

3、加强对污水预处理系统各类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和管理,同时配备必要的备用设备,污水预处理系统机械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更换,减少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下降的概率;健全各项环保规章制度,****点击查看处理站操作员工的责任心,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与环保教育,以杜绝废水事故性排放。

4、****点击查看处理站建议安装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在线监控。

5、厂区设置1个废水排放口、1个雨水排放口,并设置规范化的标志牌和采样口,废水排放口外排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6、企业在雨水排放口处设置截止阀,当发生泄漏、火灾等事故时,及时关闭截止阀,防止事故废水进入周边水体。在废水排放口处设切断阀,当废水处理不能满足纳管标准,及时切断废水的纳管排放。

废气

恶臭异味

茧库、废蚕蛹库采取车间整体换气收集,污水处理单元加盖密闭设置引风系统负压收集,恶臭异味收集后经“次氯酸钠喷淋+碱喷淋”处理后,设不低于20m高排气筒(DA001)排放。

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

B14554-93)表2

食堂油烟

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排气筒(DA002)排放。

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

-2001)

无组织废气

1、梳绵粉尘产生量不大,经吸风装置收集,由设备自带布袋除尘装置处理后在车间内排放,减少无组织排放。

2、茧库平时保持关闭,设置温湿度计,保持茧库干燥,开展日常巡检,防止蚕茧发霉,如有发霉茧子立即进行清理。

3、生产车间(打绵区域)加强通风,保持车间处于一定温度,减轻恶臭气体的产生,同时建议安装机械抽风装置;打绵车间内废蚕蛹及时甩干后立即储存,避免因废蚕蛹在车间内停留时间过长而产生更多的恶臭;企业应禁止将废蚕蛹在室外晾晒处理。

厂界无组织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996)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93)表1二级新扩改标准限值及其他相关标准要求

噪声

设备运行噪声

1、科学合理进行总图布局,高噪声动力设备应尽可能远离厂界集中布置,并优先选用低噪声型设备。

2、对高噪声源动力设备,在采取必要的减振、隔声、消声等措施的基础上,加强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采用中等硬度橡胶等容许应力较高的隔振材料对机械设备运转振动进行减振,可降低噪声源强、**设备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4、加强厂区周围绿化,设立一定宽度的绿化隔离带,广种花草树木,搭建生态屏障,以起到吸隔声降噪作用。

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

348-2008)3类标准

固体废物

按要求设置专门的危险废物仓库,危险废包装、废油桶、含油抹布手套、废电瓶属于危险废物,建立危废台账,分类收集后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点击查看管理部门备案,落实追踪制度,严防二次污染,杜绝随意交易;劣质蚕茧、废蚕蛹、废丝、废布边角料、一般废包装、废布袋、污泥属于一般固废,收集后委托一般固废处置单位接收处置;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不影响当地环境,防止二次污染

土壤及地下水

1、加强源头控制,车间实施分区防控,按要求对重点防渗区域、一般防渗区域混凝土硬化、防腐防渗处理。

2、完善雨污管网切换系统,保证非正常状况下,污水可排入应急池内暂存。

3、风险事故应急响应,企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时,应包含地下水专项应急预案,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封闭、截流措施,防止受污染的地下水扩散,并使污染受到治理。

4、做好事故安全工作,将污染物泄漏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做好风险事故(如泄漏、火灾、爆炸等)状态下的物料、消防废水等截流措施。

符合环保要求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生产安全管理;

2、合理选址、总图布置和合理选择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3、加强原料运输、贮存、生产以及危废暂存过程中的事故防范及原料、危险废物泄漏防渗措施;

4、加强火灾的预防措施;

5、按要求设置事故应急池,完善事故废水应急收集处置措施;

6、建立环保设施故障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末端应急处置过程风险防范;

7、加强应急管理措施,按要求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等。

符合环保要求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点击查看年产20万条蚕丝被建设项目位于**省**市**市乌镇镇**路376号。本项目符合**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的要求,可达到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符合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符合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要求。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征求意见的对象: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2、征求意见的范围: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项目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七、公开的方式和时间

****点击查看社区、居委会等单位宣传栏现场张贴及网站发布形式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2025年7月8日~2025年7月21日。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个人或团体)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信函、电话或其他方式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环保部门联系,建议团体单位加盖公章,个人应具名并说明联系方式。公众若需补充了解相关信息,可在公示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查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环评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1、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点击查看

地址:**省**市**市乌镇镇**路376号

联系人:姚先生

联系电话:0573-****点击查看7308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点击查看**公司

地址:****点击查看**商务中心1幢837室,**市**区秦逸路32****点击查看广场2号楼1615室

联系人:张工

联系电话:0573-****点击查看6813

3、审批部门名称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点击查看环境局

单位地址:**市新气象路618****点击查看中心商务楼

联系电话:0573-****点击查看2725


附件: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docx



公示发布单位:****点击查看

公示发布时间:2025年7月7日


附件(1)
附件_522113867_331033342.docx
下载预览
本项目-招标进度跟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