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2021年度
****点击查看监测总站单位决算
目录
公开时间:2022年9月9日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4-31)
一、职能简介(4-15)
二、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5-31)
第二部分 2021年度单位决算情况说明(32-43)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32)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32-33)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33)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34)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34-37)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37-38)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38-40)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40)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40)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40-43)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44-47)
第四部分 附件(48-54)
第五部分 附表(55)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十、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十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一)机构组成
****点击查看监测总站****点击查看总站)组建于1977 年9 月,****点击查看中心组成员单位,为国家一级站,****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点击查看事业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内设业务和行政管理共十四个科室,业务科室有污染源及应急监测室、****点击查看中心、生态监测室、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室、大气监测室、水质自动监测室、质量管理室、综合室、科技业务室等9个,****点击查看办公室、****点击查看中心、人事科、党办纪检室、计划财务室等5个。
(二)机构职能
****点击查看总站主要职能为: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承担环境监测网建设和运行,收集、管理环境监测数据,开展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编制环境监测报告;承担环境监测人员技术培训;开展环境监测领域科学研究,承担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方法研究和对外交流与**;承担委托的其他环境监测技术工作。
办公室主要职能为:(一)负责站内综合协调和对外接待、联络工作,保障全站各机构的稳定运行;负责全站重大活动的组织;负责建立、修订完善本部门职能涉及的相关管理制度。
(二)负责站内重要文件的起草、印发,上级主管部门下达文件的发放,站内行文的审稿工作;负责起草综合类工作计划和总结。
(三)牵头组织全站制度建设;负责督查督办重要会议决定及重点工作的执行、制度贯彻的落实。
(四)负责全站法律地位维持等相关工作;负责法人证书、印章的管理。
(五)负责各类文件、技术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存档,并对人事档案和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技术指导。
(六)负责全站机要保密工作及监督检查。
(七)牵头组织全站文化建设工作;负责站内各类政务信息编报和对外宣传,站门户网站的管理。
(八)牵头组织接受综合类审计工作。
****点击查看工会的有关工作。
(十)开展公文、档案管理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
(十一)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科技业务室主要职能为:(一)组织编制监测业务发展规划;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年度专项监测业务工作计划;负责组织非政采的合同签订,组织受理技术服务类项目的合同签订;负责组织监测报告发放和归档工作;配合完成绩效总量据实核增申报、技术咨询服务绩效分配;负责对外科技交流与**;负责站内业务工作总结,监督监测业务项目工作完成,组织上级下达专项业务管理工作;组织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业务工作方面的审计;负责建立、修订完善部门本职能涉及的相关管理制度。
(二)负责年度其他运转类和特定目标类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负责分解预算指标和专项资金,督促项目执行;参与项目支出自行监控。
(三)负责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实施过程管理、验收备案、成果申报等科研项目管理工作。
(四)组织编制全省环境监测(实施)方案;组织各部门技术支撑全省监测业务提升,指导驻市(州)监测业务工作;组织开展全省监测业务绩效考核。
(五)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计划财务室主要职能为:(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制度,承担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负责资金使用安全;完成年度财务决算与财务报告。
(二)负责年度公用经费项目预算编制,负责非财政收入支出预算编制,牵头组织、汇总上报本站部门预算;动态反馈资金使用情况,督促预算执行和调整工作;负责开展项目支出自行监控。
(三)负责本站财务审核报销、税务申报缴纳等工作。
(四)负责管理财务票据及会计资料,办理票据领用登记和核销手续,承办经费对外拨付事宜。
(五)负责清产核资,负责固定资产账务管理,协助建立物资管理制度。
(六)负责本站资金统筹使用、调度和监督管理,定期编报财务相关会计资料,分析财务状况,指导监督经费使用;接受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资金方面的审计、检查和指导;
(七)负****点击查看监测站的财务工作技术指导。
(八)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人事科主要职能为:(一)负责全站机构编制及管理权限内员工的人事管理(录用、定岗、调配、考核、监督管理等);负责干部管理(选拔、政审、任免等),承担干部日常监督(干部兼职、出国(境)、个人事项查核等);负责全站外聘人员管理、合同或协议的签订,归口协助劳务派遣人员管理;负责建立、修订完善人事、劳资等相关管理制度。
(二)负责全站人才队伍建设、干部教育工作,负责人员培训记录的整理和归档。
(三)负责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职务评聘、专家人才推荐等。
(四)负责离(退)休人员管理。
(五)负责年度人员类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负责薪资发放、劳动考勤、全站社会保险及公积金缴纳清算、住房补贴申报及核算、发放等劳资工作。
(六)负责全站职工人事档案和技术档案的建立、维护和更新。
(七)配合参与厅****点击查看监测站人事管理的相关工作,协助省厅开展全省环境工程类别的工人技师考核;组织开展驻市(州 )监测站人事工作的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
(八)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党办纪检室主要职能为:(一)组织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站党委、党内各种会议和重要活动;负责建立、修订完善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管理制度;管理站党委印章,做好各类文件的归档工作。
(二)负责站党委重要文件的起草、印发,上级党建、纪检部门下达文件的发放;起草站党委、纪检工作计划和总结。
(三)负责全站党建工作,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组织支部活动与站内党建工作考评、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各支部的党建工作;负责党建重点工作督查督办。
(四)负责站内纪检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纪检和党风廉政重点工作督查督办。
(五)组织接受上级部门党建、纪检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审计、检查、专项治理等有关工作。
****点击查看工会、共青团等群团工作。
****点击查看机关党建、****点击查看监测站地方干部管理相关工作。
(八)负责开展党建、纪检及群团领域的业务培训与指导。
(九)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点击查看中心主要职能为:(一)负责全站所在地院内区域物业管理服务的采购和监管工作;负责保障职工用餐供应及食品安全;负责本站消防安全;负责网络运行及管理、信息网络安全;协助属地综合治理工作。负责建立、修订完善本部门职能涉及的相关管理制度。
****点击查看政府采购的项目预算编制,并负责组织实施。
(三)负责组织全站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全站国有资产登记、处置、统计报送工作,配合定期开展清产核资。
(四)负责全站工作用车的维修保养、燃油供应、保险和运行管理。
****点击查看实验室废液、固体废物及其他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工作。
(六)负责全站公共设施的维护运行管理工作。
(七)组织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负责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
(八)负责开展相关领域的业务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
(九)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综合室主要职能为:(一)负责全省降水监测、声环境监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等数据的收集、审核、整理和上报工作,编写相关评价报告;组织开展全省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编写相关评价报告。
(二)负责指导全省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除外)、降水、饮用水水源地、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设置、调整及规划等技术论证工作。
(三)牵头开展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分析、评价,编制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
(四)负责全站监测方案、报告的技术及质量审查。
(五)负责全省饮用水源保护、噪声污染防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支撑。
(六)参与综合编报能力保持与提升,负责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分析的业务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
(七)开展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科研工作和相关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工作。
(八)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污染源及应急监测室主要职能为:(一)负责污染源监测及应急监测工作;负责涉及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土壤现场监测及采样工作;组织开展声环境质量功能区自动监测运行维护及质控工作;负责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技术工作。
(二)负责全省重点排污单位执法监测数据收集、审核、报告编制工作;负责声环境质量功能区自动监测点位设置、调整和规划等技术论证、声环境自动监测仪器设备更换与验收核查技术指导工作。
(三)负责污染源测管协同执法监测工作;负责全站现场监测能力的保持与提升。
(四)参与全省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声环境质量功能区监测能力维持与提升,负责开展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声环境质量监测业务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
(五)开展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声环境质量监测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等研究工作和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的科技服务工作。
(六)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他工作。
****点击查看中心主要职能为:(一)负责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和专项环境监测任务的样品分析测试工作;负责新型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工作。
(二)****点击查看实验室的建设与技术管理;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系统日常运行维护与管理;负责全站分析能力的保持与提升。
****点击查看实验室分析测试能力建设规划编制、能力保持与提升的技术支撑工作;负责分析测试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及论证的相关技术支撑工作;负责开展全省分析测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
(四)负责分析测试、重点区域及新型污染物监测防控的技术支撑工作。
(五)开展分析测试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等研究工作和环境监测分析的科技服务工作。
(六)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生态监测室主要职能为:(一)负责生态质量监测与评估;负责全省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估;负责全省水生态监测与评估;负责**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二)负责省控以上生态监测点位设置、调整和规划等技术论证、仪器设备更换技术评估与验收核查工作。
(三)负责全省生态质量变化分析评价;负责生态破坏事件监测评估。
(四)负责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监测技术支撑,参与全省生态保护的技术支撑工作。
(五)参与全省生态质量监测能力保持与提升,负责开展生态监测领域的业务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
(六)负责开展生态监测和生态保护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科研工作和生态监测科技服务工作。
(七)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土壤及地下水监测室主要职能为:(一)负责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专项工作;负责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的相关****点击查看监测站监测数据质量监督。
(二)负责省控以上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点位设置、调整和规划等技术论证、自动站仪器设备更换技术评估与验收核查工作。
(三)负责生态环境部西南区域土****点击查看中心和**省永久性土壤样品库的运行管理。
(四)负责土壤及地下水质量变化分析评价;负责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监测评估工作。
(五)负责全省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测技术支撑。
(六)参与全省土壤及地下水监测能力保持与提升,负责开展土壤及地下水领域的业务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
(七)开展土壤及地下水质量变化分析、污染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的科研工作和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监测科技服务工作。
(八)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质量管理室主要职能为:(一)负责本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负责组织质量体系文件转版、修订和受控管理,参与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负责站内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相关工作;负责全站方法标准查新、样品流转工作;组织开展全站监测能力保持与提升。
(二)负责开展省级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组织参加资质认定评审、能力考核(验证)等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组织实施全****点击查看实验室间比对、全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能力考核(非辐射类);负责开展质量管理业务技术培训与指导。
(三)负责西南****点击查看中心相关工作。
(四)组织参与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参与全省水、****点击查看监测站质量控制工作,防止人为干预监测数据和监测数据造假。
(五)开展环境质量保证的科研工作和相关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工作。
(六)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大气监测室主要职能为:(一)负责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配合****点击查看完成国控站监管工作;负责省控空气监测系统总体技术管理;组织开展全省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和质控工作,负责全省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质量监督;负责全省区域、城市碳监测技术工作;负责**省空气****点击查看实验室的管理。
(二)负责省控以上空气环境监测点位设置、调整和规划等技术论证、仪器设备更换技术评估与验收核查工作。
(三)负责西南区域****点击查看中心的相关工作;负责全省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和分析评价;负责大气污染过程分析及贡献评估、重污染预警效果评估等报告编制工作。
(四)负责大气污染防控监测技术支撑工作。
(五)参与全省大气监测能力保持与提升,负责开展环境空气监测领域的业务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
(六)开展空气环境质量监测、预测预报及大气污染防控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等研究工作和环境空气监测科技服务工作。
(七)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水质监测室主要职能为:(一)负责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配合****点击查看完成国控站网监管工作;负责省控地表水监测系统技术管理;组织开展全省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和质控工作;负责全省地表水自动站监测数据质量监督。
(二)负责省控以上地表水监测点位设置、调整和规划等技术论证、自动站仪器设备更换技术评估与验收核查工作。
(三)负责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分析评价;负责地表水环境污染过程分析及结果评价。
(四)负责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控监测技术支撑工作。
(五)参与全省水质监测能力保持与提升,负责开展水环境监测领域的业务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
(六)开展地表水环境监测、预测预报及水环境污染防控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等研究工作和地表水环境监测科技服务工作。
(七)负责完成本站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人员概况
截至2021年底,****点击查看总站编制核定人数为128 人,核定领导职数一名站长、三名副站长、一名总工程师,实配一名站长、一名副站长,一名总工程师。在编人数116人,由于监测工作业务量大,长期聘用监测技术人员53人,实际在岗人数为169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年,在继续巩固提升“十三五”污染防治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十四五”规划的要点,我站按照国家和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按计划、有序地推进监测工作。现将全站监测业务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1、积极开展国、省控空气站仪器设备更换、站点验收和点位优化调整等技术论证工作。全年共计完成了9个国控城市点位和15个省控城市站的仪器验收或仪器更换技术论证、1个国控城市点位和9个省控城市点位的调整、6****点击查看分站的点位选址、33个省控城市站(含区域站)验收资料的技术审查。完成国、省控空气站运维监管工作,完成省控城市站运行管理报告、运行考核结果通报季报、**省农村环境空气质量季报等报告编制20期。
2、组织开展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监测。组织开展全省大气颗粒物组分网建设,****点击查看分站建设前期招标参数技术审查,技术指导7****点击查看监测站开展颗粒物手工及自动监测工作,逐步构建全省颗粒物组分监测体系。组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非甲烷总烃(NMHC)监测工作,技术审核在线监测数据,****点击查看监测站挥发性有机物(VOCs)手工监测的质量控制工作,完成**省非甲烷总烃分析月报等报告编制。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
1、根据国家地表水监测方式的转变,启动了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9+X”监测新模式。梳理全省各断面监测事权,汇总每一个断面监测主体、监测频次和指标的具体要求,同时根据历史监测结果并结**功能区目标要求,对全省国、省考断面水质目标及达标年限进行了相关计算,为顺利开展“十四五”地表水监测和环境管理考核排名打下了基础。
2、组织协调全省开展国控地表水断面“采测分离”工作,通过网上审核数据等形式参与** “采测分离”数据审核,积极掌握第一手采样、分析等相关情况,并时刻为各地出现的监测问题进行解答及指导。及时向****点击查看报送全省地表水监测数据,完成地表水月报,真实、准确、全面反映了我省水环境质量状况,水环境管理工作成效得以体现。
3、对全省县级饮用水进行重新统计,按照21个市(州)市级饮用水源和183个县(市、区)县级饮用水源全覆盖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编制了县、市级月报、全分析报告等报告,并将数据上报****点击查看。2021年我省撤乡并镇情况普遍,我站对全省约3000余个乡镇监测点位信息进行重新统计和系统手工录入,确定了共2557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纳入例行监测,完成了全省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半年报的编制。
(三)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
1、开展国、省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完成全省2个市150个国家网土壤监测点位、13个市州297个风险监控点的土壤监测工作,完成国家网土壤信息系统数据上报,并报送《2021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和《2021年**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省重点风险点土壤质量监测报告》。完成全省181个省控点位土壤采样、制样和分析测试工作,正在数据汇总和报告编制中。
2、开展地下水水质试点监测工作及地下水环境监测状况调查。完成15口地下水监测井枯水期和丰水期试点监测工作,监测数据已上报,并报送《**省2021年地下水试点监测报告》。同时对全省“十四五”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地下水水质状况监督性监测适时开展外部质控,编制监督性监测报告报省厅。完成化工石化和涉重类重点行业污染源、****点击查看工业园区、重点尾矿库三类企业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状况调查,调查总数1005个,调查表已全数上报。
(四)生态质量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1、强化生态质量监测评估。完成全省48.6万平方千米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现状和动态解译,****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本地监测,持续开展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监测评估。根据生态环境部《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试行)》,采用新方法、新数据,尝试开展全省生态质量监测评估。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十四五”县域生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完成56个县(市)生态功能区监测评价。
2、启动水生态系统试点监测。在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选取27个国考、省考水质断面,针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与底栖动物开展水生态系统试点监测,完成岷江流域全部国省****点击查看实验室分析工作,初步了解岷江流域水生生物种群和部分基本特征,为建立我省水生态系统监测技术体系、扩大水生生物监测范围和建立水生生物图谱打下良好基础。
3、组织开展农村环境监测。我站梳理了全省农村村庄信息、县域河流湖库信息、农村千吨万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信息、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组织21个市(州)对99个县开展了农村环境监测,按时上报了村庄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农田灌区灌溉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监测情况。
(五)声环境质量监测
为了保证“十四五”声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站对市(州)调整噪声监测点位调整进行了技术指导,统计了“十三五”噪声监测停用点位共计3018个,同时梳理了“十四五”3384个城市区域噪声和1133个道路交通噪声点位,并汇总信息上报****点击查看。组织完成全省21个市(州)及区县声环境质量监测,完成功能区噪声监测报告4期。
(一)做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工作
及时跟踪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状况,每日、每月、季度、半年、每年开展我省21市(州)及183县(市、区)空气质量评价分析,完成空气质量分析日报365期、月报12期。每月对我省市、县级城市进行空气质量评价分析,形成**省市、县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分析月报11期。
(二)完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做好全省市级**级地表**市排名
我站密切关注国家地表水排名,主动与****点击查看联系,掌握国家在地表水排名方式及计算上的变化,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我省《“十四五”县(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及时完成全省市级**级地表**市排名,截止目前形成排名分析月报11期,对排名靠后的部分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派20余人次赴**、**、**、**、**以及**等水质改善滞后的10个断面进行现场踏勘、污染源核查、上下游采样比对分析等帮扶,提出改善水质建议,形成专题报告3份,体现了厅党组站党委号召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思想要求。
(三)生态功能区监测与评价
我站在生态功能区监测与评价中,主要负责省级评价打分、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省级现场核查、省级审核报告等工作,一共涉及**、**、**、**、**、**、**、**、凉山等9个市(州)的56个县(市)。按照**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办法,对享受国家转移支付财政补贴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56个县域进行生态功能区监测与评价工作,举办1期技术培训班,完成对56****点击查看环保局长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目前已经完成2021年度县域监测数据收集、审核和报送,完成56个县(域)自查报告省级审核,编制上报《**省2021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报告》。
加强水质异常“测管协同”支撑力度,全年启动Ⅱ级及以上响应7起,主要集中在**石亭江上游、****点击查看河、**江水系等。开展常态化预防人为干扰监测的暗察暗访,每月根据平台“水质异常预警+关键参数识别+平台反算”技术,对**、**、**等地30多个水质自动站进行暗察暗访,现场排查人为干扰情况。
夏季臭氧污染和秋冬季颗粒物重污染期间,组织开展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走航监测工作,形成走航监测-执法联动动态机制,走航监测453次,发现高值区448个、高排点位171个,出具走航监测报告22期,从而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2021年,****点击查看执法总队共开展8次“测管协同”工作,出具“测管协同”执法监测报告11份,现场技术支持8次。对**21家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排放开展执法监测,出具13份监测报告。对**县重点排污单位开展了执法监测抽测工作,对全省30余家火电、水泥和造纸行业重点排污单位开展了执法监测抽测工作。对**市30余家相关企业废水、土壤开展了调查监测,并出具3份监测报告。
高度重视预测预报,加强重污染天气的应对及评估。开展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污染形势预测预报工作,全年上报**省城市臭氧和PM2.5浓度预报结果365期,报送《关于盆地可能出现臭氧污染过程的报告》13期。西南区域****点击查看中心每半月开展****点击查看联合会商,会商未来15天的空气质量形势,对**和西南区域未来空气形势进行初步的判断。提前开展污染过程预警预报,发出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提示函8期,编制分析报告5期。小春收割及秋收期间,开展秸秆集中焚烧风险预测工作,报送“空气质量专题预报” 76期,秸秆集中焚烧风险预测专报63期。为提升预测预报能力,我站构建本地化气象及空气质量模拟团队,形成了空气质量的月度评估能力,对气象条件及人为减排贡献进行了系统性的评估,完成了《2021年空气质量模拟评估分析报告》共计12期。
发挥全省水质自动监测水质应急预警作用,在“1.20”甘陕川**江铊污染应急监测中,第一时间捕获来自省外的输入性污染团,并全程追踪污染团动态变化,为应急监测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在沱江**-**交界断面大磨子水站成功监控三氯甲烷泄漏事件,及时预警下游水源地水质安全。同时,在全省试点完善构建部分重点地区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特征污染因子水质预警体系。
着力突破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关键技术。动态获取临、中期预报模型驱动参数(如气象预测场、下垫面地理空间数据),进一步提高全省87个国考断面的水质预报未来7天预报精度;****点击查看中心站**建设**市水环境预报预警系统,试点开展辖区内岷江、沱江流域6个国考断面未来7**质预报业务化应用;在岷江流域采用机理模型、统计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等集合预警预测,实现单模型独立预测和多模型集合预测;试点汛期初雨对水质影响研判评估,动态评估降雨冲刷污染负荷入河、洪峰过程污染物迁移等过程,形成汛期水质快报10余份,****点击查看管理部门针对在汛期初雨影响下做好城市污水管网溢流、水产养殖面源污染以及底泥搅动内源贡献等管控措施,减缓污染负荷入河以实现提前“削峰”。
我站圆满完成了“1.20**江铊污染环境应急监测”、“2.19沱江三氯甲烷异常应急监测”、“6.13**硫化氢中毒事件应急监测”、“**县梓江死鱼事件应急监测”、“**县漩口****点击查看岷江电解锰废渣堆场遗留环境问题应急监测”共5起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及时报送应急监测快报、应急监测数据表、应急监测研判信息和应急简讯200余期。
我站指导相关市(州)站完成了“4.13**主**部分区域环境空气出现刺鼻异味事件应急监测”、“5.24**长**富荣笋子厂硫化氢中毒事件应急监测”、“7.23向家坝库区沉船事件应急监测”、“8.11**市液化天然气罐车侧翻事故应急监测”、“8.14****点击查看县黄磷车侧翻事件应急监测”、“8.29**省迪庆藏族自治区**市神川矿业尾矿库泄露事件应急监测”共6起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在****点击查看和省厅的组织下,开展应急监测交流,提升应急监测能力。派遣应急监测技术骨干配合生态环境部开展“1.20**江铊污染”时间调查,协助编制《**江“1.20”甘陕川交界断面铊浓度异常事件技术总结报告》。在****点击查看的组织下,联合**、****点击查看监测站共同编制了《甘陕川三省应对**江流域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监测工作方案》,促进了甘陕川三省联合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协助省厅完成了《**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指南》初稿的编制工作。
开展应急监测演练。协助省厅配合**、**、**开展“天府卫士--2021年疫情防控背景下**江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多目标应急综合演练”,****点击查看监测站编制了应急演练监测方案。协调组织**、**、**等3个市监测站参与应急演练。此次演练进行了全流程拉动,模拟实战、重在练兵,对样品采集、****点击查看实验室搭建及运作、样品分析、数据报送等环节进行了重点练习。
西南区域****点击查看中心组****点击查看中心**和**省城市空气自动站颗粒物比对核查,对**、**、**三地8个城市空气自动站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核查;参与区域内国家网城市空气自动站运维手工比对用采样滤膜的采购、称量和发放;配合国家质控平台开展采测分离数据异常审核和地方投诉处理研讨;配合国家质控平台开展地表水自动监测数据现场检查;派员参加地表水采测分离专项监督检查;开展区域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人员、地表水采测分离采样人员和检查人员考核;配合开展《环境空气VOCs监测质控核查作业指导书》验证;参与**三年行动计划总结编写;承办“2021****点击查看中心工作交流会”;配合国家质控平台开展2021年环境监测机构监督检查、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
为了确保全省的监测数据质量,开展2021年**省生态环****点击查看实验室间比对考核,对21****点击查看监测站、100****点击查看监测站进行了比对考核。同时,按计划开展全省监测人员上岗考核工作,我站组织了109家监测站共计1353人次参加“全省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理论集中考试”,完成了全省93个上岗考核机构的现场考核,审核了112个监测机构的上岗考核申请书。为提高环境空气数据质量,对**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手工监测数据和质控报告审核,已完成1-11月的数据和报告审核。针对各市州开展的2021年**省“十四五”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地下水水质状况适时开展外部质控,完成监测数据和结果评价。
加强站内监测工作质量管理。2021年我站顺**过资质认定扩项评审/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和资质认定告知承诺现场核查评审,共28个项目28个方法,88人参与上岗考核;配合完成由****点击查看组织的2021年四轮能力考核;配合****点击查看对****点击查看市开展噪声监测比对工作,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经验交流;针对我站主要业务开展站内质控工作。
2021年,我站承担19项科研项目。延续项目10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项,主要研究内容为成渝PM2.5化学组分和光化学污染立体监测网设计及建设、成渝地区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报关键技术与预警体系研究、**盆地区县城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研究、二噁英污染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省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模拟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等。新立项9项,争取经费174.5万元,省级重点项目2项,主要研究内容为农用地土壤环境监测动态预警、生态保护红线及自然保护地监管监控、水质达标预警预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等。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新的科研成果。2项重点科研项目完成验收,8项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科研任务,参与出版专著《城市空气污染预报》、《水环境质量预测预警方法技术指南》,发表论文25篇(其中11篇北大核心,1篇SCI),授权专利2项,全站1人荣获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尖端人才”,2人荣获“一流专家”,26人荣获“技术骨干”,1人获得2020年度**省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我站积极在各个领域申报2022年度科研项目,申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6项、省科技厅计划项目3项、省环保科研课题12项。
为提升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2021年我站举办****点击查看监测站多个方向的专业技术培训会27期,****点击查看监测中心站****点击查看监测站共计4673人次。****点击查看事业单位行政人员、执法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了应急监测技术培训,对21****点击查看环境局局长开展了应急监测技术现场培训,对183****点击查看环境局局长开展了应急监测技术理论培训。
为达到学以致用,我站牵头组织开展了全省生态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考取采样技术合格证工作,联合21****点击查看监测站组成22支考核组,对全省211个机构、 1917人的生态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开展采样技术合格证考核工作,共1374人(2367项次)通过考核。
在培训全省市(州)站提高环境业务监测技术水平的同时,我站也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集中授课、网络培训及站外、站内培训等方式开展培训,完成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30个学时的公需科目的网上学习,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60个学时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学习。同时全站138名职工登录省厅网络学习平台,开展业务能力学习与提升及测试,人均积分达2087分。
(一)高质量完成“十三五”**省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
根据国家对报告书编制的要求,我站负责牵头编制“十三五”**省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查阅大量资料,总结五年监测变化趋势,对比“十三五”和“十二五”质量变化等,并对影响环境质量变化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对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质量特征情况进行分析,对我省环境监测前瞻性的研究进行总结,同时还利用数学模型对“十四五”全省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测。在整个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做到了数据准确,评价规范,图表新颖,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变化能与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前后对应,符合国家对“十三五”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制要求。经生态环境部五年报告书的评选,该五年报告书荣获二等奖。
(二)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帮扶工作
加强帮扶力度,有效支撑各市(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等多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研究,采用卫星遥感、走航监测及挂片溯源等综合性监测技术手段,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重污染期间,在**、**、**、**、**、**、**、**等城市利用走航、挂片等监测技术,开展冬季、夏季大气污染帮扶。4月-7月,配合省厅对10个重点城市开展臭氧污染防控帮扶工作,出动监测人员130人次,每周形成调查报表3份,现场报送省厅。
参加 “科技下乡万里行”2021年专家服务第100团,****点击查看环境监测站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业务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6月28日至7月6日分别赴**、**、**和**县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帮扶活动,组织编写《2021年“科技下乡万里行”第100团对口帮扶县(市)生态环境帮扶需求调研报告》。为**州站和**、**、**县站开展 “应急监测技术要点及案例分析”现场授课。
(三)开展新冠肺炎内部防控和应急监测
协助省厅组织开展全省疫情防控应急监测工作。为确保疫情疫情防控期间的环境质量安全,我站组建疫情防控应急监测组为全省各市(州)提供疫情防控应急监测支援,对**、**疫情防控重点区域开展了新冠疫情防控“飞行”监测工作,调度全省疫情防控应急监测信息,编制省级疫情防控应急监测快报111期,编制疫情防控“飞行”监测情况统计表9份。
同时,我站先后派出30人次疫情防控应急监测技术骨干先后前往**、**等14个市辖区内的重点污染防控区域开展专项督导和新冠疫情防控环境监管技术帮扶。
(四)组织参与省级环境监测技能大比武
配合省厅举办“**省生态环境系统2021年度业务标兵和岗位能手评选创建活动”。协助省厅起草《**省2021年生态环境系统环境监测(非辐射)类业务标兵和岗位能手竞赛比武工作方案》,命制大比武理论试题,协助省厅举办复赛、决赛。我站于7月16日举办了2021年环境监测业务全员理论知识考试,全站共计138人参加考试,竞选出5人参加比赛。
(五)全力配合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类监测工作
2021年,****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的部署,8-9月配合中央环保督查组,****点击查看处理厂、入河排污口等督察监测,对**市**区逆河溪村民信访调查监测、四****点击查看监测中心站委托的中央督查信访案件监测,及时上报相关监测报告。
一、 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度收、支总计10054.34万元。与2020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减少1319.98万元,下降11.6%。主要变动原因是2021年财政拨款收入、非财政拨款收入与支出较上年有所减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根据当年实际工作安排下达资金,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减少。
(图1: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图)
(柱状图,单位:万元)
二、 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本年收入合计9359.8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7663.58万元,占81.88%;事业收入1687.39万元,占18.03%;其他收入8.85万元,占0.09%。
(图2:收入决算结构图)(饼状图)
三、 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本年支出合计9899.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158.68万元,占31.91%;项目支出6741.12万元,占68.09%。
(图3:支出决算结构图)(饼状图)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财政拨款收、支总计7663.58万元。与2020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减少854.07万元,下降10.23%。主要变动原因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根据当年实际工作安排下达资金,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减少。
(图4: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
(柱状图,单位:万元)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7663.5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77.41%。与2020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减少854.07万元,下降10.23%。主要变动原因是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根据当年实际工作安排下达资金,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减少。
(图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变动情况)
(柱状图,单位:万元)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7663.58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1.15万元,占4.45%;卫生健康支出197.4万元,占2.58%;住房保障支出250.36万元,占3.27%;节能环保支出6874.67万元,占89.7%。
(图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饼状图)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7663.58,完成预算89.27%。其中:
1.社会保障和就业(208****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养老支出(05)事业单位离退休(02): 支出决算为16.45万元,完成预算1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2.社会保障和就业(208****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养老支出(05****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05):支出决算为214.84万元,完成预算1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3.社会保障和就业(208****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养老支出(05****点击查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06):支出决算为107.42万元,完成预算1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4.社会保障和就业(208)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9)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9):支出决算为2.44万元,完成预算1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5.卫生健康(210****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医疗(11)事业单位医疗(02): 支出决算为197.4万元,完成预算1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6.节能环保(211)污染防治(03)土壤(07): 支出决算为7.67万元,完成预算47.94%,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市涉镉大米事件需要开展土壤污染成因分析工作,省厅要求在2021年5月完成,经费是于2021年底到账,因此无法完全执行。
7.节能环保(211)污染防治(03)其他污染防治支出(99): 支出决算为251.51万元,完成预算83.84%,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省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和分析试点工作实施期限为2020.01-2021.07,经费于2021年4月到账,因此无法全部执行。
8.节能环保(211)污染减排(11)生态环境监测与信息(01): 支出决算为6615.49万元,完成预算88.44%,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12****点击查看政府采购资金,无法完成执行,已结转至2022年继续完成。
9.住房保障(221)住房改革支出(02)住房公积金(01): 支出决算为161.12万元,完成预算1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10.住房保障(221)住房改革支出(02)购房补贴(03):支出决算为89.24万元,完成预算100%,决算数等于预算数。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2253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1769.49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离休费、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公用经费483.51万元,主要包括: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8.45万元,完成预算52.81%,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公务接待费按财政要求厉行节约压减指标,并在疫情的影响下,减少公务接待次数及人数。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2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5.8万元,占68.64%;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2.65万元,占31.36%。具体情况如下:
(图7:“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结构)(饼状图)
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5.8万元,完成预算96.67%。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2020年增加0.44万元,增长8.21%。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公务出行增加,相应的运行费用增加。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全年按规定更新购置公务用车0辆,其中:轿车0辆、金额0万元,越野车0辆、金额0万元,载客汽车0辆、金额0万元。截至2021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1辆,其中:轿车1辆、越野车0辆、载客汽车0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5.8万元。主要用于主要用于保障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监测工作、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及应急演练工作、“测管协同”监测工作;重点流域跨界断面监测工作;省际学习交流工作;****点击查看监测站的技术指导、考核及检查工作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3.公务接待费支出2.65万元,完成预算26.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20年增加0.35万元,增长15.22%。主要原因是本年度较上年度外部公务接待次数及人数略有增加。其中:
国内公务接待支出2.65万元,主要用于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用餐费。国内公务接待25批次,183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支出2.65万元,具体内容包括:上级、省级及各地方环保系统日常**交流2.65万元。
外事接待支出0万元,外事接待0批次,0人,共计支出0万元。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万元。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0万元。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点击查看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无
****点击查看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1年,政府采购支出总额3349.1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3349.1万元。主要用于车辆运维费93.57万元、物业管理费95.16万元、**省控城市空气子站及水质自动站运维2715.28万元、**省水自动监测监控预警预报运维89.55万元、**省空气质量管理预测预报运维355.54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39.1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17%,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站共有车辆21辆,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其他用车21辆,其他用车主要是用于保障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监测工作、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及应急演练工作、“测管协同”监测工作;重点流域跨界断面监测工作;省际学习交流工作;****点击查看监测站的技术指导、考核及检查工作等。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116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10台(套)。
(四)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单位在2021年度预算编制阶段,组织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等5个项目开展了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对6个项目编制了绩效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选取6个项目开展绩效监控,年终执行完毕后,对6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2021年特定目标类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自评表见附件(第四部分)。
1.预算及绩效目标制定
按照主管部门要求、环保政策法规、环保形势等,通过站务会讨论确定下一年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要求各科室明确预算依据和绩效目标,合理编制项目支出预算和绩效总体目标。预算编制和绩效目标设置合理、规范,符合单位职责要求,满足年度工作需要。
2.目标实现
人员类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职工工资、绩效奖金、社保、公积金等,做到每月按时发放、无拖欠行为、职工普遍满意。运转类项目资金是保障单位基本运转,有力的保障了实验综合楼正常运行、信息系统网络运维、大型设备正常运转等,为各项监测任务的完成提供基础保障。特定目标类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环境质量监测、“测管协同”及应急监测、特种用车运维等,各项目标任务按计划完成。
3.支出控制
一是内控制度建设。高度重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及监督,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资金管理、项目支出、票据管理等各项制度、办法。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要求,对项目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经费收支审批等均有明确规定。
二是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等使用审批程序,会议费和培训费严格按年初计划和制度规定的标准执行,没出现超支情况。专项经费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控制在年度预算范围内执行。同时加强对业务科室资金使用的宣贯。
三是预算执行过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每个月各科室对账,每季度形成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对预算执行进度滞后的科室站办公会上通报,对资金高效执行形成督促作用。
4.预算动态调整
2021年10月,我站对专项资金执行、预算动态调整情况进行分析,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水环境自动监测运行维护”等四个项目由于政采后资金结余无法使用、所需专业资料免费获得等原因申请调减资金78.01万元,形成2021年预算中期调整调剂报告(川环监站〔2021〕243号),****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
5.预算执行完成情况
2021年,财政拨款预算总收入8584.85万元,总支出7663.58万元,未执行921.27万元。其中,资金结转681万元(主要原因是该资金2021年11月底拨付,拨付时间较晚难以执行);年底财政收回未执行资金240.27万元。
6月、9月、11月底预算执行率分别为:46.9%、70.1%、88.0%,
总体预算执行进度较好。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如本站开展科研监测及其辅助活动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拨款收入以及面向企业、社会承担的技术服务等专业业务所取得的技术咨询服务收入。
3.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如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点击查看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
4.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指事业单位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当年收支差额的金额。
5.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6.结余分配:****点击查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从非财政补助结余中分配的事业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等。
7.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8.社会****点击查看行政事业单位****点击查看事业单位离退休(项):反映事业单位开支的离退休经费。
9.社会****点击查看行政事业单位****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支出。
10.社会****点击查看行政事业单位****点击查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实际缴纳的职业年金支出。
1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款)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项):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
12.卫****点击查看行政事业单位****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医疗(项):反****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经费,****点击查看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经费,按国家规定享受离休人员待遇的医疗经费。
13.节能环保支出(类)污染防治(款)土壤(项):反映政府在土壤污染调查、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等方面的支出。
14.节能环保支出(类)污染防治(款)其他污染防治支出(项):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用于污染防治方面的支出。
15.节能环保支出(类)污染减排(款)生态环境监测与信息(项):反映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和信息方面的支出,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治理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污染纠纷监测等支出,环境统计和调查、环境质量评价、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等支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维护、运行、信息发布及其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支出。
16.节能环保支出(类)其他节能环保支出(款)其他节能环保支出(项):反映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用于节能环保方面的支出。
17.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点击查看事业单位****点击查看保障部、财政部规定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以及规定比例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18.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购房补贴(项):反映按房改政策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向符合条件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军队(含武警)向转役复员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用于购买住房的补贴。
19.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20.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21.“三公”经费: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22.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点击查看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第四部分 附件
附件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自评 | |||||||||||
主管部门及代码 | ****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328001 | 实施单位 | ****点击查看监测总站 | ||||||||
项目预算 | 预算数: | 951.44 | 执行数: | 908.87 | |||||||
其中: 财政拨款 | 951.44 | 其中: 财政拨款 | 908.87 | ||||||||
其他资金 | 其他资金 | ||||||||||
年度总体目标 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 |||||||||
完成各类环境要素的监测和环境质量监督性监测核查、上岗技术考核等工作。完成各类报告近千份,及时上报各类数据,****点击查看政府对环境质量改善做出技术支撑。 | 已完成 | ||||||||||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预期指标值 | 实际完成指标值 | ||||||
完成 指标 | 数量指标 | 完成各类监测、分析报告 | ≥100份 | 100份 | |||||||
开展生态环境状况评估 | 1次 | 1次 | |||||||||
编制5年环境质量报告书 | 1份 | 1份 | |||||||||
质量指标 | 开展上岗技术考核家数 | ≥100家 | 109家 | ||||||||
监测技术规范率 | 100% | 100% | |||||||||
分析质控措施 | 100% | 100% | |||||||||
时效指标 | 项目完成时限 | 2021年12月31日 | 完成 | ||||||||
效益 | 社会效益 指标 | 对环境监测工作的促进作用 | 高效完成各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 | 良好 | |||||||
生态效益 指标 |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有效地完成各项监测工作,****点击查看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 良好 | ||||||||
满意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0% | 100% | |||||||
“环境监测综合楼运行”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自评 | |||||||||||
主管部门及代码 | ****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328001 | 实施单位 | ****点击查看监测总站 | ||||||||
项目预算 | 预算数: | 300 | 执行数: | 297.54 | |||||||
其中: 财政拨款 | 300 | 其中: 财政拨款 | 297.54 | ||||||||
其他资金 | 其他资金 | ||||||||||
年度总体目标 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 |||||||||
1.按时交纳水电气费; 2.交纳三废处理费用; 3.维护中央空调和电梯正常运行; 4.维护正常用电环境。 5.保障机房供电和环境监控设备和房精密空调设备正常工作,对现有机房设备提供不间断供电服务及为服务器设备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并准确监控机房环境状态。 6.保障正常办公费用,购买打印耗材、纸、文具等。 | 已完成 | ||||||||||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预期指标值 | 实际完成指标值 | ||||||
完成 指标 | 数量指标 | 完成水电气费缴纳 | 按时限交纳 | 12次 | |||||||
完成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维护 | ≥1次/周 | 48次 | |||||||||
****点击查看实验室系统运行维护 | ≥1次/周 | 48次 | |||||||||
完成实验楼通风、纯水、气路等设备系统运行维护 | ≥1次/周 | 48次 | |||||||||
完成电梯运行维护 | ≥1次/周 | 48次 | |||||||||
完成低压供电及发电系统运行维护 | ≥1次/周 | 48次 | |||||||||
完成高压供电系统运行维护 | ≥1次/月 | 12次 | |||||||||
完成消防系统维护 | ≥1次/月 | 12次 | |||||||||
完成实验室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维护 | ≥1次/周 | 48次 | |||||||||
完成机械停车系统运行维护 | ≥1次/月 | 12次 | |||||||||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数量指标 | 完成实验室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 | ≥1次/年 | 12次 | |||||||
完成DLP大屏幕维保服务 | ≥1次/月 | 12次 | |||||||||
完成弱电维护保障服务 | ≥1次/月 | 12次 | |||||||||
完成机房UPS及环控维保服务 | ≥1次/月 | 12次 | |||||||||
完成机房精密空调维保服务 | ≥1次/月 | 12次 | |||||||||
质量指标 | 设备运行正常率 | ≥90% | 95% | ||||||||
时效指标 | 项目按时完成 | 2021年12月31日 | 完成 | ||||||||
效益 | 社会效益 指标 | 对环境监测工作的促进作用 | 有效的保障监测工作的开展 | 良好 | |||||||
生态效益 指标 |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有效保障各项监测工作的开展,****点击查看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 良好 | ||||||||
满意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0% | 100% | |||||||
“监测技术人员聘用”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自评 | |||||||||||||
主管部门及代码 | ****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328001 | 实施单位 | ****点击查看监测总站 | ||||||||||
项目预算 | 预算数: | 253 | 执行数: | 253 | |||||||||
其中: 财政拨款 | 253 | 其中: 财政拨款 | 253 | ||||||||||
其他资金 | 其他资金 | ||||||||||||
年度总体目标 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 |||||||||||
1、参与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提交相应的报告;2、参与自动站运维质量考核,提交质量考核和运行考核报告;3、参与城市环境空气预报预警分析,维护预测预报业务平台及视频会商平台系统正常使用;4、参与水环境质量预警预报;5、参与测管协同监测工作;6、参与应急监测;7、参与各类专题工作。 | 已完成 | ||||||||||||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预期指标值 | 实际完成指标值 | ||||||||
完成 指标 | 数量指标 | 完成污染源监测工作 | ≥10次 | 12次 | |||||||||
完成各类监测、分析报告 | ≥100份 | 110份 | |||||||||||
质量指标 | 上岗考核通过率 | 100% | 100% | ||||||||||
监测技术规范率 | 100% | 100% | |||||||||||
分析质控措施 | 100% | 100% | |||||||||||
时效指标 | 项目完成时限 | 2021年12月31日 | 完成 | ||||||||||
效益 | 社会效益 指标 | 对当地环境质量改善工作的促进作用 | 促进污染源达标排放,****点击查看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 良好 | |||||||||
生态效益 指标 |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有效地完成各项监测工作,****点击查看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 良好 | ||||||||||
满意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0% | 100% | |||||||||
“信息网络系统运行维护”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自评 | |||||||||||||
主管部门及代码 | ****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328001 | 实施单位 | ****点击查看监测总站 | ||||||||||
项目预算 | 预算数: | 112.8 | 执行数: | 98.9 | |||||||||
其中: 财政拨款 | 112.8 | 其中: 财政拨款 | 98.9 | ||||||||||
其他资金 | 其他资金 | ||||||||||||
年度总体目标 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 |||||||||||
确保网络安全、监测数据收集、分析,为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和环境监测大数据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 已完成 | ||||||||||||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预期指标值 | 实际完成指标值 | ||||||||
完成 指标 | 数量指标 | 有线及无线网络维保服务 | ≥1次/月 | 12次 | |||||||||
网络安全维保服务 | ≥1次/月 | 12次 | |||||||||||
质量指标 | 系统正常运行率 | 100% | 100% | ||||||||||
时效指标 | 项目按时完成 | 2021年12月31日 | 完成 | ||||||||||
效益 | 社会效益 指标 | 对环境监测工作的促进作用 | 有效保障监测工作的开展 | 良好 | |||||||||
生态效益 指标 |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有效保障各项监测工作的开展,****点击查看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 良好 | ||||||||||
满意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0% | 100% | |||||||||
“大气、水环境自动监测运行维护”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自评 | ||||||
主管部门及代码 | ****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328001 | 实施单位 | ****点击查看监测总站 | |||
项目预算 | 预算数: | 2484.02 | 执行数: | 2460.55 | ||
其中: 财政拨款 | 2484.02 | 其中: 财政拨款 | 2460.55 | |||
其他资金 | 其他资金 | |||||
年度总体目标 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 ||||
完成198个(含2020年底前新增39个)省控空气自动站和52个水站的运行服务,确保省控站各项监测仪器正常稳定运行并与省、市、县环保部门联网正常,并综合评价空气、地表水质量,同时开展预警预报工作。 | 已完成 | |||||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预期指标值 | 实际完成指标值 | |
完成 指标 | 数量指标 | 完成水、气站的运维 | 198个气站+52个水站 | 250 | ||
完成水、气自动站监测数据审核 | 1次/日 | 1次/日 | ||||
完成年度水、气站运维质量检查报告数量 | ≥5份 | 18份 | ||||
质量指标 | 数据有效率 | ≥90% | ≥90% | |||
气站数据上传率 | ≥85% | ≥85% | ||||
时效指标 | 项目按时完成 | 2021年12月31日 | 完成 | |||
效益 | 社会效益指标 | 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促进作用 | 促进当地环境质量改善 | 良好 | ||
生态效益指标 | 对环境质量改善工作的促进作用 | ****点击查看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 良好 | |||
满意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0% | 100% |
“大型专用设备运维”部门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自评 | ||||||
主管部门及代码 | ****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328001 | 实施单位 | ****点击查看监测总站 | |||
项目预算 | 预算数: | 447.2 | 执行数: | 445.92 | ||
其中: 财政拨款 | 447.2 | 其中: 财政拨款 | 445.92 | |||
其他资金 | 其他资金 | |||||
年度总体目标 完成情况 | 预期目标 | 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 ||||
1.对大气环境监测类包括飞行质谱仪、激光雷达运维及走航、自动称量天平等;实验室类分析设备包括安捷伦、热电、珀金埃尔默等大型仪器及其他各类大小设备等;现场类监测设备进行维护,确保正常开展监测、分析工作。2.对要求检定目录内的各类仪器委托检定,同时开展仪器的自检工作。 | 已完成 | |||||
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预期指标值 | 实际完成指标值 | |
完成 指标 | 数量指标 | 出具监测数据 | ≥70000个 | 80000个 | ||
完成污染源执法监测 | ≥30家 | 50家 | ||||
质量指标 | 分析质控制措施 | 100% | 100% | |||
上岗考核通过率 | 100% | 100% | ||||
时效指标 | 项目按时完成 | 2021年12月31日 | 完成 | |||
效益 | 社会效益 指标 | 对环境监测工作的促进作用 | 高效完成监测工作的开展 | 良好 | ||
生态效益 指标 | 对环境质量改善工作的促进作用 | ****点击查看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撑 | 良好 | |||
满意 | 满意度 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 | 100% | 100% |
第五部分 附表
十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