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拟在**省**市经开区洪恩东路69号建设“禾本生物微生态制剂及生物酶制剂扩建项目”。为维护项目所在区域公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更全面地了解该项目影响区的环境背景信息,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弥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疏忽和遗漏,按照《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4号)等的有关规定,对本项目公众参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以听取社会各界对****点击查看“禾本生物微生态制剂及生物酶制剂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及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公示材料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禾本生物微生态制剂及生物酶制剂扩建项目
(2)建设单位****点击查看
(3)建设性质改扩建
(4)建设地点**市经开区洪恩东路69号
(5)总投资3000万元
(6)建设内容
通过增加6吨种子罐、60吨发酵罐及其补料罐以及发酵降温用循环水池和冷水机组;升级改造发酵液预处理(分离浓缩)工艺设备;更新离心式压缩机(替代原活塞式压缩机);升级改造颗粒、粉剂产品生产工艺、设备;新增每小时8蒸吨燃气锅炉等。扩大微生态制剂及生物酶制剂产成品年产量3000吨,其中过氧化氢酶1000吨/年;淀粉酶600吨/年;葡糖氧化酶400吨/年;蛋白酶500吨/年;纤维素酶150吨/年;果胶酶50吨/年;糖化酶50吨/年;乳糖酶50吨/年;单宁酶50吨/年;普鲁兰酶50吨/年;微生态制剂100吨/年。
(7)现有工程及环境保护情况
****点击查看公司位于**市经开区洪恩东路69号,“高产工程菌株发酵生产医药级甘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于2004年9月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川环建函[2004]116号),后因项目建设地点、最终产品以及生产工序发生变化,建设单位于2009年9月委托四****点击查看研究院编制了项目的环境影响补充报告。项目于2007年12月投入试生产,2010年3月通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川环验[2010]055号)。
2011年企业在厂区内进行了第一次改扩建,第一次改扩建项目名称为“生物柴油专用生物酶制剂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改扩建项目于2012年6月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绵环审批[2012]155号),于2014年6月通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绵环验〔2014〕251号)。
企业主要环保措施如下发酵废气经“两级碱液喷淋+光催化”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干燥废气,经“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器+两级碱液喷淋+光催化”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锅炉废气,采用天然气作燃料,经15m高排气筒排放;污水处理站恶臭,经“两级碱液喷淋”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生产废水和生****点击查看处理站预处理达标后,****点击查看处理厂,经深度处理后,排入涪江。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隔声、减振等措施减小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废包装材料由供应商回收;废酵母滤渣、污水处理站脱水污泥,经厂内灭活后,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除尘器收集的粉尘,自行回收利用。
二、建设项目单位及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点击查看
(2)联系人董先生
(3)通讯地址**市经开区洪恩东路69号
(4)邮编621600
(5)联系方式138****点击查看8228
(6)****点击查看@qq.com
三、承担项目环评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1)评价单位****点击查看公司
(2)通讯地址**市**区黄忠街8号3楼7号
(3)邮编610000
(4)联系人钱先生
(5)****点击查看@qq.com
四、公众意见表
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在本公告发布后,以信函、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或其他便利的方式与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联系,提交公众意见表,提出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六、公示期限
公众对建设项目有环境保护意见的,可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