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省**市浑北环城水系排涝能力提升改造淤泥处置项目招标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年12月30日 09时30分(**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建设目标
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排查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城市防洪工程设施、城市自然调蓄空间等存在的薄弱环节,实施排水防涝体系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行动任务,实施本项目,旨在统筹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推动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大部分护砌驳岸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河道边坡过高过陡无防护措施;部分河道主河槽挡墙被水淹没,直接侵蚀土质边坡。河道淤泥主要由沙粒、泥沙和有机物组成,其主要来源是两侧护岸破损导致水土流失进入河道、城市化带来的建筑废土、装修废料、垃圾堆积、排污水等。由于长时间地累积,河道淤泥对整个水环境健康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淤泥对于水质的影响
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以及化学物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通过淤泥中的孔隙和水中的接触作用,进入到水环境中,对于水质产生影响,使水体更加浑浊,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恶化。
2、淤泥对于河道水位的影响
河道淤泥越来越厚,积累在河道底部,会降低水体的容积,进而影响河道的通畅性,会使河道输送能力下降,积水面积增加,甚至会造成河道水位上涨,引起洪水灾害等问题。
3、淤泥对于城市地下建筑的影响
底泥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会分解,并释放出硫化氢、氨气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城市地下建筑物的建设和运营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更新改造。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美化周边环境,能滞尘、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起到 减少空气、噪声污染的作用,既具有美化周边环境,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又对保持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主要对新开河、南**、卫工明渠清淤后的底泥进行**化处置,处置规模约为28.4万m3。处置工艺为:淤泥暂存——烘干脱水——制砖**化利用,处置周期为12个月。
二、淤泥处置方案
本项目主要对**市新开河、南**、卫工明渠清淤后的底泥进行制砖**化处置,本工程预计处置淤泥约为28.4万m3。拟处置厂区分为淤泥中转堆放场、****点击查看水厂区、制砖厂。
(一)淤泥检测结果分析
2024年7月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南**、北**、卫工明渠的底泥进行了检测,淤泥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项目 | 点位名称、样品编号及检测结果 | 单位 | |||||
24028(3)CW-0101(南**1) | 24028(3)CW-0201(南**2) | 24028(3)CW-0301(北**1) | 24028(3)CW-0401(北**2) | 24028(3)CW-0501(卫工明渠1) | 24028(3)CW-0601(卫工明渠2) | ||
含水率 | 57.1 | 71.1 | 32.3 | 23.8 | 35.6 | 73.8 | % |
镉及其化合物 | ND | ND | ND | ND | ND | ND | mg/kg |
总汞 | 0.313 | 0.493 | 0.320 | 0.218 | 4.57 | 2.78 | mg/kg |
铅及其化合物 | 30.6 | 23.6 | 23.9 | 53.8 | 106 | 85.5 | mg/kg |
铬及其化合物 | 150 | 111 | 107 | 120 | 120 | 120 | mg/kg |
砷及其化合物 | ND | ND | ND | ND | 9.79 | ND | mg/kg |
镍及其化合物 | 195 | 55.8 | 48.7 | 44.0 | 36.9 | 37.2 | mg/kg |
锌及其化合物 | 247 | 231 | 213 | 230 | 385 | 353 | mg/kg |
铜及其化合物 | 72.8 | 66.8 | 58.9 | 78.4 | 150 | 116 | mg/kg |
矿物油 | 955 | 646 | 674 | 836 | 1.10×103 | 1.03×103 | mg/kg |
蛔虫卵死亡率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未检出 | / |
粪大肠菌群菌值 | <0.04 | <0.04 | <0.04 | <0.04 | <0.04 | <0.04 | / |
苯并(a)芘 | 0.2 | ND | ND | 0.2 | 0.2 | 1.8 | mg/kg |
多环芳烃 | 4.40 | 1.82 | 3.21 | 2.40 | 4.41 | 34.4 | mg/kg |
粒径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mm |
渗滤率(土壤入渗滤) | 214 | 203 | 181 | 170 | 196 | 202 | mm/h |
(二)处理流程
(1)淤泥中转堆放场
处置规模约为28.4万m3。应根据处置规模充分全面考虑实际堆放立米数、堆置高度、道路及附属设施占地面积、道路最高承载吨数、堆放淤泥储存池数量及尺寸等。
底泥储存池构造做法自下而上为素土夯实、土工膜,粗砂层,底泥层(河道淤泥)。底泥储存池顶部采用土工膜遮盖。具体方法以现场情况和实际需求为准。
采用每座底泥储存池设置风炮车1台进行除臭,每天底泥需用植物除臭剂浓缩液除臭。淤泥中转堆放场设置一套生物除臭塔,用于处理淤泥暂存池及渗滤液收集池内产生的恶臭气体。经生物除臭塔过滤后通过 15m排气筒(P2)排放,未收集部分无组织排放。
中转堆放场内存有底泥渗出的渗滤液,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采用MBR膜处理工艺。在生化池里对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去除。一体化处理池成套采购,处理后污水可以用于厂区除臭药剂的稀释、厂区降尘等。
(2)淤泥机器烘干法脱水
淤泥为河道淤泥,含水率约60%,因此需将淤泥进行脱水处置。淤泥脱****点击查看园区烘干处理工艺,淤泥脱水后含水率将至40%。每天由淤泥中转堆放场运送淤泥至烘干车间,烘干车间内添加生物降解等外加剂后进行烘干处理。淤泥烘干车间均为封闭车间。
施工现场的淤泥或在淤泥中转堆放场内存放的淤泥,由翻斗车运送至上料车间进料仓内的上料池,上料车间为钢结构的封闭车间。淤泥进入上料池后由封闭运泥皮带输送至烘干炉进行烘干。上料过程产生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
烘干炉使用生物质成型颗粒作为烘干热源,烘干过程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恶臭气体,依次进过布袋除尘器、碱喷淋塔及生物除臭塔,通过 45m 排气筒(P1)排放。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及烘干炉渣收集外售综合利用。
烘干废气经过碱喷淋后废气温度下降到70摄氏度以下,烘干水分冷凝后,进****点击查看处理站处理达到市政纳管标准后,排入市政管网。污水处理站产生恶臭气体经过生物除臭塔过滤后通过 15m 排气筒(P3)排放。
(3)经烘干后的淤泥(含水率40%)通过密闭翻斗车运送入密闭淤泥暂存区。淤泥暂存区为半地埋式钢结构封闭车间。
淤泥暂存区收集恶臭气体经生物除臭塔处理通过15m排气筒排放。定期喷洒生物除臭剂。暂存区内存有底泥渗出的渗滤液,设置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采用MBR膜处理工艺。在生化池里对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去除。一体化处理池成套采购,处理后污水可以用于厂区除臭药剂的稀释、厂区降尘等。
(4)制砖
脱水处理后淤泥,可直接与煤矸石等原料混合搅拌。入场淤泥为脱水后淤泥,含水率低于 40%, 淤泥基本为固态。制砖原料煤矸石、炉渣中掺入淤泥,按照制砖工艺烧制建筑用砖,完成**化利用。淤泥经过处置后成品砖执行,产品标准执行国家标准《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及《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2011)。且厂区生产期间,定期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及其相关污染产物进行检测。
(5****点击查看处理站
****点击查看处理厂产生恶臭的主要污染源为格栅、调节池、生物池、淤泥罐等产臭气区域分别进行封闭,负压抽气,产生的氨和硫化氢废气经收集后通过1套生物除臭系统处理达标后,再通过1根15m 高排气筒排放。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淤泥作为原料进入烘干车间处理。
本项目中提供的市政污泥、管道污泥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生成污泥再生燃料作为烧结砖的替代燃料,很好解决了市政污泥、管道污泥处理产品的出路问题,彻底实现市政污泥、管道污泥的零排放,实现了市政污泥、管道污泥**化利用,杜绝了市政污泥、管道污泥的二次污染,实现了“以废治废”的功效。950~1050℃的烧制温度可有效控制污泥中重金属等污染物,且该温度烧制使得污泥中的有机质充分燃烧,一方面避免了二噁英等有毒气体的产生,另一方面有机质的燃烧可以作为补充能源降低了烧结砖的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