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发布时间:2025-08-06 13:42
根据《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文件要求,现对《**市**区前洲街道总体规划(****点击查看)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征求公众与该规划环境影响有关的意见。
一、规划概况
(1)规划范围
前洲街道行政辖区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约46.42平方公里。本次跟踪评价范围为:除工业转型集聚区规划用地范围外的前洲街道行政辖区范围,总用地面积约36.7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点击查看年,其中近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
(3)产业定位
①****点击查看示范区、锡澄一体化产业联动发展区、****点击查看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②****点击查看商贸和创意研发为特色的交通枢纽型商务区。③惠****点击查看基地。
(4)产业规划及发展重点
坚持产业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引导以机械、纺织为主的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绿色生态产业;****点击查看商贸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强二产、三产联动。根据《**区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0)》,**区规划设立的印染集聚区共2个,分布于2个街镇内,分别是洛社镇、前洲街道。
二、规划实施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规划实施单位名称:****点击查看
联系人:吴晓峰
联系电话:0510-****点击查看5638
三、环评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点击查看
联系人:孔工
联系电话:025-****点击查看3179
E-mail:****点击查看@qq.com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及主要方式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受规划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关注该规划的单位和个人。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对该规划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报告提出的环境减缓的意见和建议;对本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
公众可以在公示期间向规划实施单位及环评单位了解相关环保信息。公众认为必要时可向规划实施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
五、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的下载链接见附件1。如需查阅纸质报告书请与规划实施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
六、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公众意见表下载链接见附件2。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以通过下载并填写公众意见表发送至邮箱,或以电话、信函或****点击查看园区环保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从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
**市**区前洲街道总体规划(****点击查看)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规划实施单位:****点击查看
编制单位:****点击查看
二〇二五年八月
目录
1 规划执行情况
1.1 规划基本情况
1.2 产业发展规划跟踪评价
1.3 土地利用规划及实施情况评价
1.4 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实施情况
2 环境质量现状与变化趋势
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状况
2.2 地表水环境质量及变化状况
2.3 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3 生态环境影响对比评价及对策措施有效性分析
3.1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分析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分析
3.3 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
3.4 声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
3.5 固废处置措施有效性
3.6 生态保护措施有效性
3.7 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
4 生态环境管理优化建议
4.1 有序推动产业规模管控,科学推动工业用地腾退集约化利用
4.2 持续完善生活生产空间管控,落实环境准入
4.3 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实用途管制,确保数量质量双保
4.4 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设施保障,筑牢风险防线
5 规划后续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6 公众参与
7 总体评价结论
规划执行情况
规划基本情况
前洲街道位于**市**区西部,**锡澄**与堰桥街道相接,南连洛社镇,西邻玉祁街道,北隔北塘河与****点击查看镇相望,面积46.42平方公里,下辖前洲、蒋巷、柘塘浜、新印桥、邓巷、谢村6个社区和杨家圩、北幢、北七房、友联、浮舟、塘村、**街、西塘、万里、张皋庄、铁**11个行政村。
2017年5月,《**市**区前洲街道总体规划(****点击查看)》****点击查看政府的批复(批复文号:锡政复[2017]20号);2020年7月,《**市**区前洲街道总体规划(****点击查看)环境影响报告书》取得了审查意见(惠环审[2020]4号)。根据总体规划,前洲街道产业发展规划为:坚持产业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引导以机械、纺织为主的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绿色生态产业;****点击查看商贸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强二产、三产联动。
规划实施以来,前洲街道行政辖区范围、产业定位等均未发生变化。前洲街道总体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开发建设,已基本形成 水绿串珠,双带抱城,一轴联动,双心耀城 的空间布局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按照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提出的相关要求进行。
根据《关****点击查看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中第六条 实施五年以上且未发生重大调整的规划,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及时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 、《关于的审查意见》(惠环审〔2020〕4号)中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的要求,****点击查看**办事处拟组织开展前洲街道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通过对前洲街道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国家和地方最新的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公众对规划实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的意见,提出生态环境管理优化建议,优化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前洲街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效降低环境风险,提升其综合发展水平。
接受委托后,我司项目组对原规划和规划环评报告进行了分析,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区内企业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进行了现场踏勘,对规划范围内及周边环境质量现状展开了详细调查,同时收集了当地相关部门和企业资料,分析了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对比上一轮规划环评批复分析了规划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并对跟踪评价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市**区前洲街道总体规划(****点击查看)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
产业发展规划跟踪评价
原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产业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引导以机械、纺织为主的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绿色生态产业;****点击查看商贸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强二产、三产联动。
土地利用规划及实施情况评价
原规划提出前洲街道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转型升级、规模集聚。工业用地区域分布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片区、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区、****点击查看公司。规****点击查看公司,在产能不增加的前提下实现提标改造;针对传统产业改造区,规划引导向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区以汽车配件生产、研发为主。总体上推进第二产业提升,****点击查看商贸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强二产、三产联动。
随着近年的开发建设,前洲街道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13.8平方公里提高至16.8平方公里,开发强度从37.5%提高至45.9%;居住用地约3.54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21.05%;现状工业用地面积已高于土地利用规划(规划面积为281.72ha),主要原因是前洲街道工业区尚在建设中,现状工业企业尚未入园,一些停产企业也尚未完全拆除,工业用地功能置换尚未完成。
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实施情况
(1)给水工程现状
前洲街道供水由市区给水管网统一供给,由以****点击查看水厂和以****点击查看水厂、中桥水厂、雪浪水厂等联合供给,保障长江和**双水源供给,供水范围为1640km2,供水管线总长度超过7000km。目前,前洲街道自来水管网已基本建设完成,能够满足区内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2)排水设施现状
①雨污分流
经查,前洲街道已实施雨污分流,区域污水管网已全覆盖。
②污水处理设施
原规划环评****点击查看处理厂共有4家,分别为:****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公司、**西塘****点击查看公司和****点击查看**公司,其中****点击查看公司、**西塘****点击查看公司和****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处理厂,其预处理后的废水达接管要求后全部接管至****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公司进一步深度处理,尾水最终排入锡澄**。
目前,为积极推进**区印染产业集聚,前洲街道部分印染企业已停产关闭,****点击查看**公司已于2022年关闭。前洲街道现状共计有3****点击查看处理厂,分别为:****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公司和**西塘****点击查看公司,其中****点击查看公司和**西塘****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处理厂,其预处理后的废水达接管要求后与其余区域污水全部接管至****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公司进行进一步深度处理,尾水最终排入锡澄**。
(3)供热工程现状
前洲街道由****点击查看公司进行集中供热。****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集团负责建设并管理的热电联产企业,位于**市**区堰桥街道仓桥头88号,于2003年开工建设,2004年11月投入试生产。****点击查看公司现有2台170t/h煤粉炉和1台130t/h高温高压煤粉炉,配置2台24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为4.2亿千瓦时,年供热能力为180万吨。
环境质量现状与变化趋势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状况
(1)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24年度**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3.9%,较2023年改善1.4个百分点; 二市六区 优良天数比率介于81.4%~86.1%之间,改善幅度介于1.1~7.1个百分点之间。2024年度**市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出现超标,因此判定为不达标区。
根据《2024年度**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市2024年整体空气质量情况较好,但仍有不达标因子,2024年度**市SO2、NO2、PM2.5、PM10以及O3第95百分位数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出现超标,因此判定为不达标区。
同时,经对其他大气污染因子进行实测分析,监测期间各点位氟化物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附录A中二级浓度限值;HCl、甲苯、二甲苯、甲醛、苯乙烯、H2S、氨、硫酸雾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附录D要求;非甲烷总烃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详解》的推荐值要求。
(2)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经对比分析可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
地表水环境质量及变化状况
(1)现状监测结果
根据《2024年度**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省考河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到100%,25个国考断面中,年均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92.0%,较2023年改善4.0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71个省考断面中,年均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为97.2%,较2023年改善1.4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点击查看水域水质自2007年以来首次达到III类,连续17年实现安全度夏。
(2)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区域地表水环境总体稳定,前洲街道应进一步加强街道内生活源、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河道清淤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确保实现断面水质改善目标,同时加强节水措施及废水排放监管措施,完善区域管网配套维护,做到废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地下水各监测点位除了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监测结果为Ⅳ类,其余点位各因子均满足Ⅲ类及以上标准。与原规划环评相比,个别点位的氨氮、溶解性总固体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有所波动,其余因子较为稳定。前洲街道建设用地各点位各项土壤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相应要求,农用地土壤各指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1风险筛选值要求,相比于原规划环评,土壤各因子总体稳定。
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跟踪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均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街道及周边地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现状监测表明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均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各类功能区的噪声测点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生态环境影响对比评价及对策措施有效性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分析
开发区主要能源种类包括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传统能源带来的污染。规划实施以来,前洲街道加强聚集区产业升级,关闭15家化工企业、9家印染企业、8家铸造企业以及1家钢铁企业。其中关停的无****点击查看公司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前洲街道比重较大,约95.169%,随着无****点击查看公司停产,街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进一步降低。VOCs治理方面,前洲街道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低反应活性的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采取鼓励与强制相结合的手段引导企业使用非挥发性溶剂工艺取代挥发性溶剂工艺,采用成熟的生产工艺,提高自控水平。全面推行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制度。扬尘治理方面,街道推进建筑工地绿色施工,严格控制施工扬尘,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施工现场封闭围挡、设置冲洗设施、道路硬地化等扬尘防治措施,做到施工现场围蔽、工地砂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化、拆除工程洒水压尘、出土车辆冲净车身、暂不开发场地绿化;加强区域裸露土地的绿化或铺装,落实路面保洁、洒水防尘制度,减少道路扬尘污染,****点击查看车行道机扫率比重。
综上所述,随着现状企业的持续提标改造、VOCs综合治理、扬尘治理等工作的持续开展,前洲街道大气环境可持续改善。在机动车尾气治理方面,前洲街道推广天然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街道对施工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不断加强大气污染监测与应急能力建设,建立了重污染过程应对技术体系,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防联控,共同应对区域大气污染问题。
总体而言,前洲街道较好的落实了原规划环评提出的大气环境保护措施要求。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结果表明,前洲街道特征因子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总体而言,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
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分析
为保障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高效推进,前洲街道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将管网建设与改造作为水环境治理的核心任务,持续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和市政管网改造。采取一系列措施完成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任务,打造生态景观亮点,为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了基础。为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持续强化长效管理和监管机制,强化管护力量,实现排水系统人防、物防和技防的融合利用,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为区域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保障。前洲街道近年来主要地表水环境整治措施见下表。
表3.2-1 前洲街道近年来碧水保卫战实施项目统计表
年度
实施项目
2020
(1)实施旺芒**综合整治;
(2)休耕600亩减肥减药项目、完成5000亩蔬菜净土工程,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5%项目(涉及洛社、前洲、**);
(3)实施邓巷**钢坝闸工程、八渎河出水涵改造工程、贝张河清淤工程、后降河清淤工程、下万印河(**路~孙梅河)拓浚工程。
2021
(1)针对涉水企业清单进行全面排查,做好企业现场检查表、重点排查企业信息填报清单的记录工作,并在企业的雨水排放口、雨水收集池、雨水沟、四周河道、污水接管口或外排口进行水体采样工作,将当天采集的样****点击查看环境监测站进行检测,涉及企业共计49家,其中7家企业已关停,已全部完成;
(2)开展涉磷企业情况调查,数据真实填报、录入和上传 **省污染源一企一档动态信息管理系统 。
2022
在2021年**域开展涉磷企业调查的基础上,对街道辖区内163家涉磷企业按照所在区域、涉磷量、涉水情况,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编制 一企一策 整治方案,因地制宜采取达标改造或规范提升的整治措施。
2023
排口整治工作方面,26个**流域排口整治工作都已完成;2273个全域排口整治任务,全年已完成1820个,已完成80%的年度整治任务。66家涉磷企业全部完成年度整治工作。
2024
完成26个**流域排口、2273个全域排口整治;完成167家企业**流域涉磷整治工作。
区域地表水环境总体稳定,但总氮存在超标现象,前洲街道应进一步加强街道内生活源、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河道清淤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确保实现断面水质改善目标,同时加强节水措施及废水排放监管措施,完善区域管网配套维护,做到废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前洲街道规划建设印染集聚区,区内印染企业将按照《**市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0)》要求进行分类整治,其中:16家印染企业实施整合入园改建(北区7家、南区2家、区外7家),6家印染企业实施关停转产或关停退出(北区1家、区外5家),同时对钱桥街道1家印染企业(****点击查看**公司)实施整合入园改建。园区后续将继续实施印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质分类。同时,对照《****点击查看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2〕42号),前洲街道拟****点击查看处理厂,用以收集处理区内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产生的含重金属、难降解及高盐废水,进一步完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工作。
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
企业车间生产区、危废贮存场、废水处理区及废水收集管网按照相关要求设置防腐防渗设施。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根据要求由有资质单位运输。储存化学品的区域设置严格的防渗设施,罐区等区域设置围堰。区内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按要求开展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各企业按要求做好地下水分区防控。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农用地和重点区域进行详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严格管控污染地块的开发利用。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建立健全监测制度,定期跟踪监测土壤质量,建立信息库,并对重点监管单位实施风险管控。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减少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排放。通过这些措施,前洲街道有效管控了土壤污染风险,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为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显示,评价区地下水各监测点位除了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监测结果为Ⅳ类,其余点位各因子均满足Ⅲ类及以上标准。与原规划环评相比,个别点位的氨氮、溶解性总固体和高锰酸盐指数等有所波动,其余因子较为稳定。前洲街道建设用地各点位各项土壤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相应要求,农用地土壤各指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1风险筛选值要求,相比于原规划环评,土壤各因子总体稳定。原规划环评提出的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有效。
声环境保护措施有效性
前洲街道严格管控建筑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改建和扩建的项目,按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执行;建设项目投入生产前,噪****点击查看环境保护部门检验合格。开发区主要道路两侧均设有绿化带,减轻交通噪声的影响。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显示,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均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街道及周边地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现状监测表明各监测点声环境质量均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各类功能区的噪声测点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原规划环评提出的声环境保护措施有效。
固废处置措施有效性
前洲街道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固废收集、贮存、运输、综合利用的运营管理体系,区内危险废物委托相应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区内企业危废暂存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建设。区内固体废物均能够安全处置。
生态保护措施有效性
****点击查看开发区域已按规划建设了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企业及居住区均建设了附属绿地;完成了旺芒**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实施了邓巷**钢坝闸工程、八渎河出水涵改造工程、贝张河清淤工程、后降河清淤工程、下万印河(**路~孙梅河)拓浚工程。前洲街道的开发建设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仅存在于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在人为活动下,有计划地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规划的绿地景观建设,将使得前洲街道的自然景观由无序状态演替为较为有序的景观状态。总体上,本规划的实施未显著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
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
****点击查看园区企业及周边人群健康及环境安全,前洲街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及时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为整个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完善区内应急物资库,不断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普及事故预防、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前洲街道督促企业编制环境风险评估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日常监管中,针对重点环境风险企业,前洲街道通过加大执法频次和力度,排查环境风险,对企业环境应急防控措施实施监管。截至2024年底,没有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记录,风险防范措施有效。
生态环境管理优化建议
有序推动产业规模管控,科学推动工业用地腾退集约化利用
(1)用地规模方面
目前《**市**区前洲街道、玉祁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4 2035年)》已通过专家论证,该规划拟推动前洲玉祁一体发展,强化区域枢纽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一体布局,实现 站科城产人 融合发展,形成 一核一心、三轴四区 的空间体系,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和**禀赋,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形成 三心三片 的产业布局结构。 三心 ****点击查看中心、****点击查看中心、****点击查看中心; 三片 为集聚区产业片、前洲产业片、玉祁产业片。规划后续实施期间,前洲街道应严格按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用地规划方案,工业产业入驻应符合用地规划方案要求,对于不符合用地类型的产业不予准入。严格控制工业用地规模,****点击查看园区内工业用地置换或高效集约利用的方式发展相关产业。
(2)基础设施方面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2〕42号)、《关于印发的通知》(苏环办〔2023〕144号)等文件相关要求,加快推进**省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点击查看处理厂处理效能和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水平,加快****点击查看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进程。
持续完善生活生产空间管控,落实环境准入
优化或调整居住地块周边工业用地布局,限制工业用地包围区域内居住用地规模或人口密度。园区后续规划实施及空间规划应强化该地块管控,不宜作为居住用地开发,杜绝或减缓工居混杂情况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环境风险。
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落实用途管制,确保数量质量双保
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占用。因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并按照 占一补一、占优补优 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同时,前洲街道应加强基本农田的用途管制,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进行建窑、建房、挖塘养鱼、发展林果业等破坏耕作层的活动。
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设施保障,筑牢风险防线
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合****点击查看监测站点,配备先进监测设备,实现对主要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同时,完善应急救援设施,配备专业救援车辆、设备和物资,****点击查看储备库,确保应急救援能力充足。建设应急救援通道和事故应急池,确保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快速有效处置。
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区内企业环境风险进行排查与评估,明确风险源和薄弱环节。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此外,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培训,提升企业环保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构建全方位的环境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规划后续实施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为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衔接**省、**市 三线一单 成果要求,结合街道发展现状,从产业准入、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范、**开发效率要求等方面优化了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见表5-1。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可按照国家、**省、**市最新的法规、政策及规划要求,对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进行动态更新。
表5-1 前洲街道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类别
要求
优先引入
1.符合产业定位且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前沿材料产业化重点发展指导目录(第一批)》《**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等产业政策文件中属于鼓励类和重点发展行业中的产品、工艺和技术。
2.符合产业定位的国家战略需要和尖端科技事业相关的项目,高性能、技术含量高的关键性、基础性、**优势性的项目。
3.《**省**流域战略性**产业类别目录(2018年本)》中所列项目。
限制引入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中限制类项目。
2.严格限制引入污染治理措施达不到《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等要求的项目。
3.严格限制引入涉及 两重点一重大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的涉化工工艺的非化工类别项目。
禁止引入
机械制造:禁止引入使用高VOCs含量的涂料、胶黏剂的项目(若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应提供相应不可替代论证说明);禁止引入专门从事电镀表面处理的项目(专门从事指仅进行电镀加工工段,项目整体工艺流程中部分工段涉及上述工艺的除外);除工艺特殊要求外,禁止露天和敞开式喷涂作业过程。
纺织:纺织染整工业中达不到**省地方标准DB32/1072-2018《****点击查看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产品、工艺和设备;不符合《**区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2020-2030)》中印染集聚区准入条件的改建印染项目。
新材料:禁止引进含化学合成工艺的项目(非化工类项目除外)。
电子信息:禁止引入专门从事电镀表面处理的项目(专门从事指仅进行电镀加工工段,项目整体工艺流程中部分工段涉及上述工艺的除外)。
其他:禁止引入国家禁止的严重污染水环境的、明令淘汰的落后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禁止引入无法落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途径的项目;禁止引入排放异味气体、环境风险大且污染严重的项目;禁止**、扩建不符合国家产能置换要求的严重过剩产能行业的项目;禁止引入《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中不予审批的建设项目。
空间布局约束
1.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划实施时根据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发布成果合理确定用地指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基本农田。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禁止闲置、荒芜基本农田。
2.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年版)》《**省实施细则》、**省、**市 三线一单 《**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相应管控要求。
3.铁路、公路、航道、市政廊道、快速路、主干路两侧设置的绿地防护带和一般农田,限制占用。
4.区内规划的防护绿地、水域等作为生态空间保护,限制开发和占用。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环境质量
(1)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等。
(2)新沟河、五牧河、锡澄**水环境质量稳定达III类水质标准,北塘河、京杭**水环境质量稳定达IV类水质标准。
(3)土壤达到《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相关标准。
2.总量控制:根据跟踪评价报告重新核定的废气、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执行。
环境风险防控
1.建立完善应急管理制度,****点击查看开发区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修编;配置应急处置人员和必要的环境应急装备物资,定期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隐患,开展培训和演练。
2.企业内部采取严格的防火、防爆、防泄漏措施;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建立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潜在事故的监控。
3.对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重点管控区内关闭搬迁、拟变更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使用权人的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与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实施以防止污染扩散为目的的风险管控。
**开发效率要求
1.土地**总量上线:建设用地不得突破城镇开发边界。
2.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禁止建设分散燃煤小锅炉,严格执行禁燃区相关要求。
3.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录的企业按照要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能耗、污染物排放、**利用等均须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4.推广废水**化技术,提高水**回用率。
公众参与
于2025年4月30****点击查看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公示网址:https://www.****点击查看.cn/qzjd/index.shtml),在报告书编制阶段未收到公众以邮件、书面或电话方式的反馈意见。
图6-1 第一次网络公示截图
7 总体评价结论
对照前洲街道原环评及其审查意见的要求,本次跟踪性评价采用实地勘查、现状监测、数据分析等方式对高新区开发强度、产业布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质量变化、企业污染控制措施、生态建设、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跟踪性分析与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前洲街道以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为依据,发展规模和时序与规划、规划环评总体一致;入区项目以现有产业优化升级为主,以打造 顶尖、腰强、底实 的金字塔产业体系为发展方向,重点向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物流等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绿色生态产业;****点击查看商贸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强二产、三产联动,与产业定位总体相符;规划实施总体满足 三线一单 、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国家和地方最新的环境管理要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管理和环境风险防范体系;采取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总体有效;区域环境基本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在后续按照国家、省、市相关产业政策、产能控制及产业规划、布局等要求进行项目引进和实施,并且严格采取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前洲街道可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