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查,我局拟准予****点击查看家具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行政许可,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5年3月17日—2025年3月2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自公示日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76-****点击查看650、****点击查看965****点击查看中心生态环境窗口)
通信地址:**县江那镇和谐路18****点击查看环境局**分局)
邮 编:663100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点击查看家具加工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点击查看**村委会****点击查看园区三期10栋厂房1-2层。
建设单位:****点击查看
环评类别: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评单位:****点击查看**公司
二、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为****点击查看,编制单位****点击查看**公司,建设地点位于****点击查看**村委会****点击查看园区三期10栋厂房1-2层,项目于2024年11月1日****点击查看改革局备案的《**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备案号:2411-532622-04-01-896590,建设性质:**。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租用****点击查看**村委会****点击查看园区三期10栋一、二层标准厂房,厂房占地面积约1710m2,建设年生产木质家具10000套生产线及配套环保设施,油漆年使用量为8.6t(包括底漆、面漆、稀释剂、固化剂、UV面漆)。
投资总额:项目总投资5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2.75万元,环保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45.5%。
三、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文本摘要)
项目位于**省**州****点击查看**村委会****点击查看园区,属于布标片区-承接产业园范围内,****点击查看园区标准化厂房作为生产用房。项目施工期不进行土建施工,主要进行厂房内部改造及设备安装。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废气
项目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扬尘及装修产生的有机废气。为减轻施工期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期拟采取如下控制措施:
①物料运输禁止超载,尽量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减速慢行。
②对运载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篷布以减少洒落,车辆行驶线****点击查看中心区。
③建设单位应合理选择建筑及装修材料,以避免环境空气污染现象的发生
2.施工废水
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涉及的噪声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
①建设单位须对施工时段作统筹安排,尽量避免高噪源同时进行施工。
②施工期间必须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进行施工时间、施工噪声的控制,夜间禁止施工。如根据工况要求必须连续作业,必须得到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许可方可施工。
③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以减少机械故障噪声的产生。
④制定合理的运输线路,车辆运输应尽量避开居民区,车辆途经居住区时应减速慢行。
⑤加强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对高噪声机械设备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员,应采取配备耳塞、耳机、防声头盔等防噪用具。
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期。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①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主要为施工期产生的废瓷砖、装修时废木料、石材、塑料包装、金属材料等。为降低施工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应对产生的建筑垃圾应进行分类收集,对可回收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点击查看管理部门指定的堆放点进行处置。
②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期人员约为10人,施工人员均不在施工场地食宿。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生产量按0.25kg/d人计,则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5kg/d。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人员管理,禁止生活垃圾乱扔乱放;在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收集桶,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委托****点击查看清运处置。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1.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木材初加工废气、漆房废气、打磨废气。
(1)初加工废气
压刨、砂光颗粒物采取吸尘管道+脉冲除尘器+15m高排气筒(DA001)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排放。
锯切、钻孔、雕刻颗粒物采取吸尘管道+脉冲除尘器+15m高排气筒(DA002)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排放。
(2)漆房废气
漆房颗粒物通过水帘柜处理、漆房有机废气采取密闭车间+过滤棉+三级活性炭+15m高排气筒(DA003)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排放。车间厂房外非甲烷总烃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附录A表A.1厂区标准限值。
(3)打磨废气
打磨粉尘通过袋式除尘(除尘柜)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要求。
2.项目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点击查看园区已建成的标准厂房进行生产,项目工作人员不在项目区内食宿。本项目漆房水帘柜配套设置一体化循环水池,水池内的水每半年更换一次,更换下来的废水委托**海螺****点击查看公司转移处置,无生产废水排放,项目用水由水帘柜循环用水、生活用水构成。
帘柜循环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点击查看园区内原有化粪池(10m3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26-2015)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市政管网,最终进****点击查看处理厂。
3.项目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风机等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声,产噪设备均位于室内,为室内声源。严格执行噪声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加装减振垫、厂房封闭生产等综合措施噪声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
4.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和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包装废料、废边角料、收集的粉尘、锯末、木材初加工区废布袋、废油漆桶、漆渣、底漆打磨粉尘、底漆打磨收集废布袋、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过滤棉、水帘柜废水。
装废料、废边角料、布袋收集的粉尘、锯末、木材初加工区废布袋收集后外售给**回收单位。生活垃圾收集后外售给**回收单位。废油漆桶、漆渣、底漆打磨粉尘、底漆打磨收集废布袋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过滤棉、水帘柜不能循环废水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固体废物处置率做100%处置。
5.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现场勘查及询问业主,项目区域内尚未发现地下水过度开采和受污染的现象,目前地下水质状况总体良好。项目生产、生活用水接自给水管网,不采用地下水且项目运营期废水排****点击查看处理厂处理,项目场区地面全部硬化且防渗防漏。
为降低本项目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项目应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以及《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控制,本环评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1)源头控制措施
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的措施。正常运营过程中应加强机修过程中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2)分区防治措施
结合项目拟建情况,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将厂区按各功能单元所在处的位置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并按照以下防渗要求对全厂地面进行防渗处理:
①重点防渗区:危险废物暂存间需达到《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的要求。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②一般防渗区:化粪池等四周及池底,等效黏土防渗层≥1.5m,渗透系数≤10-7cm/s;
③简单防渗区:其他区域进行水泥硬化。
项目进行分区防渗后,对地下水和土壤影响较小。
6.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1中所规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本项目主要环境风险物质为废油漆桶、漆渣、底漆打磨粉尘、底漆打磨收集废布袋、废矿物油、废活性炭、废过滤棉、水帘柜废水。拟采取的防范措施:
①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及安全、环保知识培训,严格要求各岗位员工按章操作,严禁违章操作,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
②安排兼职环保管理人员,每日对厂区环境进行巡查,确保不出现跑、冒、滴、漏现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③易损易耗部件设置备品备用,确保设备发生事故时能及时更换。
④厂房、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禁止带入明火等警告标识并设置足够的灭火器。
⑤加强废气处理设备的日常检查,发现运行异常或故障时及时维修,避免非正常排放。
⑥日常营运过程中应加强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宣传和对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以使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安全操作、规范操作,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发生风险事故的概率进一步降低。
⑦建立环保管理制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队伍定期进行学习、培训及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防患于未然。
四、经审查,项目文本编制基本规范,基本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基本可行,总体评价结论可信,拟决定给予项目环评文本同意批复许可。
文****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局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