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技术条款:
主要技术参数及要求(否决性指标前标*)
*1、钢轨的技术要求:
□尺寸要求:轨高偏差为 1.0mm ,头宽偏差为 ±0.75mm,腰厚偏差为 0.75mm 底宽偏差为 ±2.0mm,螺孔直径偏差为 1.0mm ,螺孔间距偏差为 ±0.75mm,腰高偏差为 ±0.5mm,螺孔至轨端距离偏差为 ±0.75mm。与接头夹板接触部分的形状必须正确。
□长度要求:规格,长度偏差为 ±10mm。外形要求:每米弯曲度不能大于 3mm,总弯曲度不得大于 0.3%,端部 500mm 内弯曲度不得大于 1mm,不得有显著扭转,端面的倾斜在任何方向不得大于 1mm。
□材质与性能要求:30kg/m 钢轨属于轻轨,材质需检验化学成分、抗拉强度、硬度和进行落锤试验。其抗拉强度属于普通级钢轨标准。铺设要求:在煤矿井下,运行 7t 及以上机车、3t 及以上矿车,采区主要巷道轨道线路。
*2、鱼尾板的技术要求:
鱼尾板作为连接钢轨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轨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核心在于保证高强度连接、耐磨损及适配性。
材质选择:多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确保材料成分均匀,无裂纹、缩孔缺陷。抗拉强度≥600MPa,屈服强度≥355MPa延伸率≥16%,保证受力时不易脆断;兼顾耐磨性与韧性。
尺寸精度:确保与钢轨精准匹配,鱼尾板长度偏差≤±1mm,厚度偏差≤±0.5mm;螺栓孔位置偏差≤0.3mm,孔径公差 H12与钢轨接触面的平面度≤0.1mm/m,避免受力不均。
表面处理:除锈等级需达 Sa2.5 级(近白级),再涂覆防锈底漆 面漆,干膜厚度≥80μm;高寒地区需额外进行低温冲击韧性处理,避免低温脆裂。
*3、铁垫板的技术要求:
铁垫板作为钢轨与轨枕(或轨道板)之间的关键传力部件,聚焦于承载能力、尺寸精度和耐久性,核心是均匀传递钢轨荷载至基础并保护轨枕。
硬度:灰铸铁 HB170-240,避免过硬脆断或过软变形;抗压强度:≥600MPa,确保在列车荷载下不出现塑性变形。螺栓孔:直径比配套螺栓大 2mm,孔位偏差≤±1mm,保证安装对位;承轨槽:与钢轨底部匹配,弧度公差≤±0.3mm,槽底平整度≤0.2mm/m,确保钢轨密贴。
边缘倒角:所有棱角倒圆 R≥2mm,避免安装时划伤钢轨或操作人员;加强筋:铸铁垫板底部设 3-4 条横向加强筋,高度 8mm,增强抗变形能力。
静载试验:承受 150kN 压力时,垫板最大挠度≤1mm,卸载后无残余变形;疲劳性能:经 200 万次交变荷载试验,无裂纹、断裂。铸铁垫板采用磷化 涂漆,漆膜厚度≥60μm;潮湿或沿海地区加做镀锌处理,锌层厚度≥60μm,盐雾试验 72 小时无红锈。承轨槽表面可进行淬火处理,硬度≥HRC40,磨损量≤0.1mm/100 万次列车通过。
铁垫板需平衡强度、精度与耐久性,通过材质匹配结构优化计及严格防腐,确保在列车长期交变荷载下不失效,同时精准适配钢轨与轨枕,为轨道结构提供稳定支撑。
*4、轨道橡胶垫圈的技术要求
轨道橡胶垫圈作为轨道结构中的弹性缓冲部件,核心作用是减少振动传递、缓冲冲击并保护钢轨与轨下基础,兼顾弹性、耐久性和稳定性。
基础材料:以天然橡胶(NR) 为主,掺加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占比≥60% 以保证弹性。邵氏硬度:60±5 度(A 型硬度计),过软易压缩变形,过硬缓冲效果差;拉伸强度:≥12MPa,扯断伸长率≥300%,确保长期受力不撕裂。
静压缩量:在 10kN 压力下,压缩量为原厚度的 25%回弹率:卸载后 30 分钟内回弹≥90%,避免永久变形导致缓冲失效。
基本尺寸:厚度:15mm,偏差 ±0.5mm;直径 / 边长:铁垫板轨枕承轨面大 10mm,保证全覆盖,边缘整齐**刺。
特殊结构:带孔垫圈:中心孔直径比螺栓大 3mm,孔位偏差≤1mm;
耐久性要求:抵抗环境与老化,热空气老化(70℃×168h):拉伸强度保持率≥80%,伸长率保持率≥70%;臭氧老(50pphm40℃×96h):无裂纹,耐水(23℃×168h):体积变化率≤5%,质量变化率≤3%;
耐油23℃×24h):体积变化率≤10%,200 万次交变荷载(1-10kN)试验后:压缩永久变形≤20%;无裂纹、分层,外观完好。剪切强度≥3MPa,在横向力作用下不发生层间剥离。
*5、道岔的技术条款:
主要部件技术要求:采用在线淬火轨,尖轨、叉跟尖轨、翼轨、护轨等长度有相应偏差要求,相邻钢轨件连接不得出现连续同公差。螺栓孔孔壁粗糙度、轨腰螺栓孔倒角等有规定,钢轨件形位公差也有严格要求,如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密贴边的直线度≤0.3mm/m 。
道岔扣件及零部件:除转辙器基本轨内侧采用弹片扣压外,其余部分采用 DT 弹条 Ⅲ 型系列扣件扣压。所有铁件表面须防锈,盐雾试验按相关标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