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按照《****点击查看市委改革办关于调整优化集成改革试点相关事宜的通知》(雅改办〔2024〕7号)、《****点击查看环境局关于****点击查看开发区****点击查看分行政权力事项的函》(雅市环函〔2024〕101号)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5年8月12****点击查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拟对《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8月12日-2025年8月1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日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35-****点击查看710
通讯地址:**市经开区滨**路11号孵化园1号楼
一、项目名称: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
(一)建设地点:**经开区大弓路与**路交叉处
(二)建设单位:****点击查看
(三)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点击查看**公司
(四)建设内容和规模:对租赁的厂房进行适应性改造,****点击查看水厂产生的污泥为原料,采用“发酵罐密闭高温好氧发酵+强制通风”工艺,设置罐式发酵区、卸料混料车间、辅料间、陈化车间、打包车间等生产区,并配套建设仓库、危废及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污水处理站等公用和环保工程生产花木营养土(园林绿化用泥质)。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日处理40吨市政污泥,合计年产8760吨花木营养土(园林绿化用泥质)的生产能力。
(五)项目环保设施(措施):
项目 | 污染源 | 治理内容 |
废气 | 卸料、混料、陈化废气、发酵罐发酵废气、****点击查看处理站废气 | 项目不在厂区内贮存污泥原料,卸料混料车间、陈化车间均设置为密闭车间,卸料、混料、陈化等工序产生的废气与密闭发酵罐发酵废气、****点击查看处理站废气收集后采用“酸洗+碱洗+水洗+除臭剂”四级喷淋洗涤塔处理后,由15m排气筒(DA001)排放。 |
打包粉尘 | 项目打包粉尘经进出口集气罩收集后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15m排气筒(DA002)排放。 | |
无组织废气 | 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收集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报告表提出以打包车间及臭气产生区域为边界设置50m的卫生防护距离,控制和减小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该范围内目前无人居分布。 | |
废水 | 生产、生活废水 | 项目水洗装置废水、喷淋塔废水、冲洗废水、初期雨水收****点击查看处理站(采用“预处理+A2O工艺+化学除氮”工艺)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进入预处理池处理;上述废****点击查看园区污水管网,****点击查看开发区****点击查看处理厂,最终排入**河 |
噪声 | 发酵罐、吸料机、搅拌机、螺旋输送机、打包机、潜污泵及各类风机等设备 | 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合理布局及加强设备维护管理等噪声防治措施,可实现厂界噪声达标。 |
固体废物 | 废机油及桶、废含油抹布及手套、硫酸溶液包装物、氢氧化钠包装物;未沾染危险物质的废包装物;预处理池污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布袋除尘器收尘灰、****点击查看处理站栅渣、食堂隔油池废油。 | 项目产生的废机油及桶、废含油抹布及手套、硫酸溶液包装物、氢氧化钠包装物属危险废物,送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未沾染危险物质的****点击查看回收站,预处理池污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污泥收集后做为营养土原料,布袋除尘器收尘灰收集后作为营养土外售,****点击查看处理站栅渣交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食堂隔油池废油交由有餐厨垃圾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 |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 项目将危险废物暂存间、罐式发酵区、****点击查看处理站、生活污水预处理池、环保药品库、事故应急池、卸料混料车间、初期雨水池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材料+2mm **度聚乙烯膜”的防渗措施,实现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其中危废暂存间K≤1.0×10-10cm/s),并在危险废物暂存间设防渗托盘,防止地下水和土壤环境污染。 | |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 项目对危险废物暂存间、环保药品库设15cm高围堰,液态、半固态的容器底部设置不锈钢托盘;设置事故应急池(容积350m3)、初期雨水池(182m3)并在雨水排口、污水排口设置截止阀,事故状态下拦截事故废水并关闭截止阀,避免事故废水直接外排;加强各类物料的运输、使用、储存环节的环境管理,避免跑冒滴漏;厂区企业制定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加强职工环保培训与管理,定期检查和保养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以保证设施安全正常运行。 | |
环境监测 | 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对污染物定期开展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