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 | 组配分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 |
省生态环境厅 | 主题分类:||
《长江**段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 ||
文 号: | ||
环评处 | 发布日期:2025-01-22 17:39:48 | |
2025-01-22 17:39:48 | 生效日期:有效 | |
暂无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长江**段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在5个工作****点击查看生态环境厅环评处。
联系电话:0551-****点击查看5371(传真)
监督电话:0551-****点击查看6172
地址:**市政务文化新区**路1766号(230071)
项目名称:长江**段河道治理工程
建设地点:**市**县、**区、**市**县
建设单位:****点击查看
环评单位:长****点击查看研究所
建设项目概况:工程由崩岸治理工程和碗船洲右汊综合治理工程两部分组成,其中:崩岸治理工程共布置9段护岸工程、长度约19610米(护脚工程约19610米,**护坡工程约11260米),滩地平整共4个护岸段,总面积约60171平方米;碗船洲右汊综合治理工程布置疏浚工程3处、总长度约9660米,潜坝1座、长度约1310米,坝根防护工程2段、长度约2230米。施工期配套建设10个施工工区,1个弃渣场,14个排泥场,14.6公里临时施工道路等。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水文情势。工程建成后不改变长江河道径流过程,平滩流量下,碗船洲右汊分流比增加1.65个百分点,左汊分流比减小2.62个百分点,中汊分流比增加0.97个百分点,总体水位、流速变化较小,河道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增加,减少河段崩岸险情。
2. 水环境。施工期影响主要为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机械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底泥退水、施工船舶废水等排放,以及抛石、疏浚作业扰动水体。主要防治措施为:车辆机械冲洗废水采用隔油沉淀处理后,混凝土养护废水经中和、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用于场区洒水降尘,不外排;生活污水进入所在乡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或委托环卫机构进行定期清运;底泥退水进一步沉淀处理达标后,经胜利村沟渠、梅龙站干渠排入长江;施工船舶废水收集后交有资质单位处理。****点击查看水厂等4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有影响,提出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加强施工活动管理、布设防污幕帘、提高水厂处理工艺、加强取水口水质监测、建立应急机制、预留补偿资金等措施。
3. 生态环境。工程占地涉及****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秋浦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保护区和秋浦仙境风景名胜区。工程占地会破坏植被、损害动物栖息环境,引起水土流失,施工废水、废气等排放降低动物生境质量,施工作业、人员活动对野生动物产生干扰或损伤;碗船洲右汊分流比增加,水量增大,可增大水生生物的栖息空间;**洲左汊修建潜坝,潜坝断面水深减小约2米,局部压缩水生生物的栖息空间。主要防治措施为:优化施工占地和布局,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控制施工边界,禁止越界施工;优化施工时序,加强施工管理和宣传教育,禁止捕猎野生动物,保护鸟类迁徙、栖息;临时占地区域表土分层剥离、堆放、回填,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后及时复垦复绿。落实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采取优化施工设计、开展繁殖避让、加强施工噪声防治、加强施工管理、科普宣教、鱼类增殖放流、底质及底栖动物群落重建、水生生物监测及影响后评价、潜坝影响专题研究、管护能力提升、施工期长江江豚防护及应急救护、长江江豚等珍贵濒危物种救护能力提升、技术监管及效果评估、加强渔政管理、风险事故防治、水生生态监测等减缓、保护和生态补偿措施为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
4. 大气环境。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为燃油废气和施工扬尘。主要防治措施为:落实物料堆放覆盖、路面硬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抑尘措施;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管理,禁止使用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施工机械和车辆,道路定期洒水,控制车速,离施工区近的加大洒水频次;混凝土拌和站远离居民点,落实封闭围挡、收尘除尘措施,达标排放。
5. 声环境。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期机械作业、车辆运输、混凝土拌和站噪声。主要防治措施为:施工期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优先采用低噪设备和工艺,优化施工场地布局,噪声影响较大的机械设备尽量远离居民点,敏感区附近原则上禁止夜间施工,施工道路接近居民点处分别设置警示牌和限速牌,控制车辆运输车速和鸣笛,对受噪声影响超标区域的敏感点居民采取隔声屏措施。
6.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弃土、疏浚底泥、生活垃圾和废油等危险废物。疏浚底泥、施工弃土分别堆填于工程规划的排泥场、弃渣场内,运输过程应采用封闭式运输,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抛洒遗漏等情况,弃渣堆渣结束及时进行土地整治;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废油等危险废物集中收集暂存,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落实源头预防、分区防渗措施,防止区域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受到污染。
7. 环境风险。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施工船舶发生溢油事故,可能对下游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水质和****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水生生态产生不利影响。采取措施为:结合各层级应急预案建立有关防范制度,制定溢油应急计划,足量储备围油设备等,加强施工管理和监测预警。一旦发生环境污染风险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控制溢油事故对环境的影响;若发生珍稀水生动物受伤事件,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救治救护。
有关部门的意见:《水利部关于报送长江**段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水规计〔2024〕236号)、《****点击查看政府关于长江**段河道治理工程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施工的批复》(池政秘〔2024〕87号)、《关于长江**段河道治理工程占用****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复函》等,原则同意项目建设。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采取网站、报纸、张贴公告等形式进行。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