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市**区魏村街道青城村五菱**侧地块填埋固废应急处置项目
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主要为满足地块二类工业用地的规划要求,编制应急处置方案。对本地块内在表土清表暂存后,对填埋固废实施开挖,开挖后的填埋固废送至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开挖中产生的基坑水等施工废水收集后由密闭槽罐车转运至专业污水处理单位处置;开挖后基坑经验收确认清理完毕后使用经检测合格的暂存表土进行回填(除表土外的回填土运输及回填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处置过程做好环境监测和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应急处置完成后,对场地进行污染状况调查。
服务要求:
1.处置工作范围
本次魏村街道五菱**侧地块填埋固废处置方案工作范围是对五菱**侧地块固废填埋区域面积约1515m2范围内的一般固废开展处置工作。
本应急处置项目的工作范围包括:
(1)结合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编制**市**区魏村街道五菱**侧填埋地块应急处置方案,确保方案具备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包含:填埋固废的性质分析,填埋量估算,处置技术路线,应急预案,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二次污染防治措施,以及监测验收措施等。
(2)针对**市**区五菱**地块地基岩土的工程特性,采用机钻取土、**静力触探试验及室内岩土试验方法,综合评价地块岩土的工程特性,并出具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市**区魏村街道五菱**侧填埋地块应急处置项目地勘报告;
(3)根据应急处置方案的要求进行固废清挖、转运处置;
(4)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固废填埋区废水和车辆冲洗水等污水集中收集至现场准备废水收集设施暂存,并委托专业污水处理单位对污水进行转运及无害化处置;
(5)在填埋固废清理完毕后,对开挖基坑进行回填;
(6)处置工程实施过程时的环境监测,二次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一般固废清挖完、处置完后采样检测等相关内容。
2.处置工作量
根据调查结果,固废填埋的区域地块表层有约1.5~6.2m填土(平均3.8m),填土以下有固废填埋,固废填埋起始深度为1.5~6.2m(平均深度为3.8m),固废填埋终止深度为14.5~8.8m(平均深度为7.1m),固废填埋厚度为1.5~5.8m(平均厚度为3.4m)。
根据钻探结果结合历史影像图,估算魏村街道五菱**侧地块的固废填埋量,同时鉴于填埋固废上层和下层的土壤可能受到填埋固废及其废水的影响考虑10%的开挖裕量,本项目合计待处置填埋范围面积约1515m2 ,待处理填埋固废约5785m2,填埋固废密度按照1.8吨/m3进行测算,待处理的填埋固废约10413吨。
上层表土清理约5788m3,堆土密度按照1.8吨/m3进行测算,上方堆土约10418吨。
基坑回填为外运土和清理堆土的总量,约20831吨。其中外运土的运输和回填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
产生基坑水和冲洗废水约4200吨。
3.处置目标
本次处置目标为处置完成后,本次填埋区域内一般固废清挖完毕,填埋固废送往处置单位合法合规处置完毕;处置区域内固废填埋区废水和建筑垃圾清洗废水收集处理并送专业污水处理单位集中处置完毕;基坑完成回填,满足规划用地的要求;落实好处置工程实施过程时的环境监测和二次污染防治措施,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4.处置过程要求
4.1基础设施建设
考虑到施工区西侧已有围墙、北侧为养济河,沿五菱路一侧和开挖区东侧建设2m高的围挡,以保证场地施工的封闭性。现场设置大门,办公室,门卫室等临建,设置保安进行进出口车辆和人员管理。
建设能通车的临时道路,满足开挖固废的运输以及人员通行的需要。
填埋开挖区域北侧南侧紧邻五菱路,北侧紧邻养济河,虽然目前建有管控止水帷幕,但由于是水泥搅拌桩无抗压抗拉性能,不满足开挖时的要求。为了安全起见,在开挖前建设拉森钢板桩止水帷幕,保证止水效果,同时起到基坑支护作用。
在地块出口建设车辆淋洗场所,对离场的车辆进行冲洗,防止车辆夹带固废造成二次污染。车辆淋洗水全部收集后外运处理。
施工现场设置地磅,车辆进出场进行过磅称重,进行计量。
现场设置废水收集罐或支架水池,通过临时泵将基坑废水和现场冲洗水将其输送至废水收集装置进行储存。
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车辆出入口,开挖区域四周设置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施工进度、现场情况,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规范。
固废清挖和装车
待处置固废挖掘过程采取分区挖掘原则,采取随挖随运的方式,禁止现场长期堆放,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清挖后填埋固废装入密闭的运输车上,并做好运输车的防渗工作,避免渗漏,外运至处置单位。需对运输车固废进行覆盖后外运。
4.2清挖效果监测
在一般固废挖掘过程中,对填埋区域内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快筛仪器和现场观察,确定填埋区域边界和深度,避免施工不当扩大场地的填埋区域范围而增加处置费用。对已完成清挖的区域,应该通过采样检测了解处置效果,以便及时完成处置。
4.3废水处理
废水收集至现场临时储存装置内,经槽罐车转运至有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4.4运输监管
固体废物运输选择具有相关运输资质且装载 GPS 的车辆进行转运,通过转移联单制度,记录车辆离开清挖区域以及达到处置单位的时间。运输车辆必须专车专用。
4.5回填
在验收合格后,为避免基坑长期存在对周边产生风险隐患,后期及时进行回填。
5.二次污染防控
按照标准规范,做好异味防控,扬尘,地表水等二次污染防控。
6.安全措施
按照标准规范,落实好安全措施。
7.处置监测
做好处置过程中场地及周边的水、气、土及噪声的监测,满足相关要求。
8.处置验收
五菱**侧地块填埋区域处置工程完成后,通过现场辨识,采样分析等措施,开展处置验收工作,满足处置目标要求。
服务时间:4个月。
服务标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