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企业详情 >相似采购商 >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点击查看 2025年3(至)8月
政府采购意向
序号 | 采购项目名称 | 采购需求概况 | 预算金额(万元) | 预计采购时间(填写到月) | 备注 | 发布日期 |
1 | 展**省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 | 对全省域范围内已有监测井基础信息进行集成,形成全省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优化调整方案,整合省内14个地市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成果,****点击查看示范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空白区域,形成**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一张图”。 1.集成监测井信息。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踏勘等方式,梳理分析地下水重点监测对象的基本信息、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地下水环境监测数据、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等,集成全省域范围内已有监测井基础信息。 2.构建全省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基于已有监测井和“一区两场”等基本信息,整合评估现有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现状,形成长期监测井清单和需封井回填井清单。结合长期监测井调查监测情况,补充优化地下水环境监测井位设置,形成省级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优化方案。 3.全省地下水重点区整合。整合14个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成****点击查看示范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完成全省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成果集成。 | 686 | 3月 | 预算金额为概算,最终以实际采购公告金额为准 | 2025年1月23日 |
2 | 2025年排污许可管理质量抽查 | 1.2025年核发排污许可证质量抽查。预计2025年全省首次申请排污许可证1000个,按30%比例抽查300家,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1100个,按10%比例抽查110家,合计抽查410家。 2.2025年排污许可登记表质量抽查。预计2025年底前,全省共约10万家企业进行排污许可登记,按0.5%抽查,约500家企业。 | 56 | 3月 | 以实际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1月23日 |
3 | 开展2025年省审一般建设项目环评 ****点击查看政府采购 | 对全省建设项目环评工作开展技术评估,对环评报告内容进行技术把关,约需开展70个省审一般建设项目环评评估工作。 | 140 | 3月 | 以实际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1月23日 |
4 | **省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项目 | 核查企业约254家(以省实际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为准) | 505.97 | 3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5 | 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异常数据筛查 | 结合碳排放管理平台数据和排放单位生产运行数据,对纳入核查范围的8个行业合计254家排放单位开展异常线索筛分工作;包括常规排放数据分析:按照火电、钢铁、水泥等8个行业碳交易配额,通过检索建模对排放单位的排放数据进行重叠比对分析。 | 45.06 | 3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6 | 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履约能力提升项目 | 针对参与履约交易的81家电力企业开展碳排放管理水平优化提升,围绕重点排放单位提交的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及变更申请的技术进行优化。对于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的,应退回申请并向重点排放单位告知原因。提高排放单位环境问题处置及时率与填报反馈准确率,围绕企业运行研究省级履约能力提升工作路径。 | 29.16 | 3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7 | 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月度信息化存证抽查及碳市场数据质量监督提升项目 | ①对不少于30家企业月度信息化数据进行校核,对全省重点排放单位提交的年度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和1-12月的月度信息化存证数据及信息的规范性进行审核,对存证数据及信息的缺失与异常情况进行技术认定。每月结束之后的30日内完成30家重点排放单位月度存证的技术审核。②按行业分为4****点击查看小组,组织8名具备检查资格人员开展月度存证及识别问题整改监督及异常线索核查跟踪工作。③对不少于55家发电企业第三方碳检测数据进行复核,对参与碳交易的发电行业排放单位碳核查所用煤样进行抽检抽测,对煤样的全水分、元素碳含量、低位发热量、氢含量、全硫、水分、灰分、挥发分等参数进行检测,检测报告需具有CMA资质认可标识章。复核检测分析的煤样数量不少于320组,最终结合现场复核情况和煤样抽检数据,形成复核结果。 | 122.1 | 3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8 |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项目 | 更新编制**省温室气体清单 | 24 | 4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9 | 二氧化碳减排及碳排放强度协同管控项目 | 总结分析2020年-2023年单位二氧化碳强度排放情况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进展并识别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省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和十四五单位二氧化碳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最新要求,编制《**省2020-2023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评估报告》,为**省2024-2025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推动完成十四五约束指标的工作路径。 | 68 | 4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10 | 非二氧化碳控制排放排查项目 | 开展非二氧化碳管控摸排工作,对涵盖**省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等所有主要排放源开展非二氧化碳(甲烷)排放情况排查,明确**省甲烷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甲烷减排措施和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引导投资向甲烷降低排放倾斜。梳理形成甲烷气体清单数据库;提出甲烷控制排放工作路径建议,指导市县(区)级甲烷气体控制排放工作;根据甲烷排查结果,制定与调整**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 32 | 4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11 | 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 提出全省碳足迹试点建设的基本框架、重点任务及思路建议,为**省落实国家碳足迹管理体系实施方案、推进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工作提供支撑。对**省各行业碳排放现状进行全面调研,碳足迹,从重点产品目录、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东北地区特色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等方面,选取部分特色产业建立**省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方法。.开发适合**省特点的碳足迹计算模型和算法,制定**省碳足迹的评价标准和规范,编制《省级碳足迹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确保重点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核算准确率提高。引导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采用低碳技术和材料,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方向调整和升级。 | 65 | 4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12 |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核查项目。 | 聘请第三方机构评估机构开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抽查核查,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时间节点,2025年3月31日前完成一轮次省级专项抽查,按照年度计划对省内2200个重点排污单位点位的自行监测报告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为20%,约500个排污点位). 重点核查是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其批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相关要求开展监测检测工作,重点内容包括点位规范、监测频次、监测指标、执行排放标准及其限值、监测方法和仪器、监测质量控制监测结果公开时限等。重点类型包括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厂界噪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其批复有要求的周边环境质量监测等。 | 49 | 5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13 | 生态质量地面监测调查项目项目 | 按照五年规划要求,5年间应完成456个样地监测。 | 300 | 4月 | 采购金额是采购公告为准 | 2025年2月6日 |
14 | 工业园区水污染问题 与入河排污口监督核查项目 | 1. 工业园区方面 ****点击查看工业园区水污染问题开展技术核查,建立园区风险隐患问题清单、工业园区基础信息台账、形成监督核查总结报告。 2. 入河排污口方面, 按照《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环办水体〔2022〕34号)要求,省级每年要重点核查排污口排查整治进展和设置审批备案情况。主要内容有: 一是核查干流及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形成核查总结技术报告; 二是对**、改建、扩大入河排污口设置开展技术评估; 三是借助管道潜望镜、示踪剂、CCTV、管道机器人等多元化溯源手段,通过便携检测试纸、便携检测仪加密检测、分段采测、三维荧光光谱技术(水质指纹)等手段方式,针对重点疑难水污染问题技术诊断。 通过开展上述工作,确保我省完成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任务。 | 150 | 4月 | 无 | 2025年2月11日 |
15 | **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2025-2026年) | 开展**省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2025-2026年工作。一是拟选择辽东、辽****点击查看重点区域(包括9个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及1个具有代表性县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物种调查评估工作,调查与评估对象为维管植物、陆生脊椎动物、陆生昆虫、淡水水生生物和大型真菌,编制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报告。二是制定**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建议,提升**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水平。三是建立**省物种多样性调查基础数据库,系统获取**省生物多样性物种本底数据。 | 350 | 6月 | 1.预计采购时间在2025年6-7月;2.最招采购预算以招标文件为准。 | 2025年5月12日 |
16 | 第五次**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省调查评估 | 开展2020-2025年**省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工作。一是**省实地核查与地面观测,通过地面野外调查,掌握地面观测尺度上各类生态系统类型信息和生态系统参数信息,以及重点区域的地面调查数据,为生态系统类型分类精度提高和评价、生态系统参数反演和验证、典型区域调查和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二是**省生态系统格局及其变化评估,调查**省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的构成、生态系统类型转化特征及生态系统格局特征现状,重点分析2020-2025年**省生态系统格局的变化情况。三是**省生态系统质量及其变化评估,评估主要针对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掌握**省生态系统质量基本情况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明确**省生态系统质量变化趋势、变化程度及其空间差异。四是**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变化评估,调查评价**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生态服务功能现状,重点分析2020-2025年**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情况。五是**省生态系统生态问题识别及其变化评估,调查评价**省土地沙化、森林退化、草地退化、湿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空间格局现状,重点分析2020-2025年生态系统主要问题调查评估, 揭示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六是典型区域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包括:1、辽河干流及周边区域生态状况变化评估:调查评价辽河干流及其周边区域从2008年到2025年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变化特征,综合评估辽河干流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保护成效。2、**沙地南缘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调查评价**沙地南缘区域从2020年到2025年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变化特征,综合评估**沙地南缘区域生态保护成效。3、海岸线、海域开发遥感调查的地面核查验证:重点关注自然岸线构成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海域开发利用状况及海草床等生物岸线的分布、面积。4、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调查与保护成效评估:结合《**省“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涉及的重点海湾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综合评估实施前后区域生态状况变化及保护成效。 | 380 | 6月 | 1.预计采购时间在2025年6-7月;2.最招采购预算金额以招标文件为准。 | 2025年5月12日 |
17 | ****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项目 | ****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一是****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数据库和工作台账,基****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二是对19****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自评估工作严格把关,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提高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自评估报告质量,****点击查看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报告。三是推动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地评估体系,规范省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新形势下生态环境部门对各级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职能。 | 170 | 6月 | 1.预计采购时间在2025年6-7月;2.最招采购预算金额以招标文件为准。 | 2025年5月12日 |
18 | **省荒漠化生态保护成效评估项目 | 开展**省荒漠化生态保护成效评估项目,一是开展荒漠化区域生态状况调查,进行生态质量评价、研判生态质量变化主导因素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二是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切实推动各类生态工程建设和保护管理从“扩大生态系统范围”向“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态效益”转变。 (一)**省荒漠化区域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 (1)目标与任务 结合不同年份高分遥感数据,依托地面调查,掌握**省荒漠化区域从2020年到2025年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变化特征。 (2)调查与评估范围 调查评估范围为**省荒漠化区域。围绕三北防护林保护等重点工程,开展区域生态状况评估,该区域范围主要包括**市、**市、**市的部分县区。 调查评估时间点为2020年和2025年2个年份,采用优于2m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数据。 (3)调查与评估内容 ①**省荒漠化区域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及变化 调查2020年和2025年**省荒漠化区域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与分布。通过生态系统类型转移矩阵指标,分析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转化特征。综合评价该区域2020-2025年自然生态系统格局的状况和变化。 ②**省荒漠化区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及变化 调查2020年和2025年**省荒漠化区域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质量现状,分析该区域生态系统质量特征变化,综合评价该区域2020-2025年生态系统质量的状况和变化。 ③**省荒漠化区域生态保护综合效果评估 结合**省荒漠化区域生态保护成效,分析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有效遏制沙地南侵、沙化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我省生态保护监管提供支撑。 (二)荒漠化生态保护成效评估 结合**省荒漠化区域内已完成的重点项目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结合工程的实施目标、具体内容,选取重要生态系统面积、生态联通度、植被覆盖度、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主导生态功能、人为胁迫、公众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综合评价工程实施前后生态保护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为我省荒漠化防治监管提供支撑。 | 50 | 6月 | 1.预计采购时间在2025年6-7月;2.最招采购预算金额以招标文件为准。 | 2025年5月12日 |
19 | **省近岸海域水质加密监测项目(2025年-2026年) | 按照《**省近岸海域水质加密监测项目工作方案》要求,监测指标为盐度、悬浮物、叶绿素、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氮、总磷、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2025年9月-2026年8月,共布设海水水质加密监测点位100个,其中**市45个,**市10个,**市13个,**市8个,**市8个,**市16个。 | 624 | 8月 | 跨年采购项目。 | 2025年6月24日 |
20 | **省海洋垃圾“鹰眼”行动 | 一年两次利用无人机等手段对**省沿海六市的鸭绿**、黑石礁-老虎滩湾区等10个海湾单元以及**河、狗河等20条入海河流开展岸线垃圾巡查工作,掌握海洋垃圾分布情况,最终形成**省重点海湾与入海河流垃圾巡查工作报告及垃圾问题清单。并将新发现的垃圾问题清单及时通报各地市相关责任单位,督促相关单位加强海洋垃圾治理,形成海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 | 200 | 8月 | 预算金额以最终采购文件为准。 | 2025年6月24日 |
21 | 强化监督帮扶项 | 按照《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包括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两打及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监督帮扶工作、行政执法稽查、重点案件监督帮扶工作、碳排放数据质量管控及重点问题核查监督帮扶五个项目。 | 173.9 | 8月 | 预算金额以最终采购文件为准。 | 2025年6月24日 |
22 | 第十五届**冬季运动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项目(一期) | 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牢牢把握“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以办好这次赛事为契机,借鉴先进经验做法,按会前攻坚、会期保障、会后评估等三个阶段将“全冬蓝”保障与大气污染治理各项任务**排、同部署、同推进,做好第十五届**冬季运动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同时推动全省空气质量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省各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形成一批美丽中国**实践样板,为**省办好第十五届**冬季运动会提供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包括全冬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方案编制项目,组织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检验行为规范性、法规标准执行情况及联网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等监督抽查,油气回收系统专项项目,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清单及企业绩效评级审核项目,环保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技术服务项目5个项目。 | 513.66 | 8月 | 跨年采购项目,预算金额以最终采购文件为准。 | 2025年6月24日 |
23 | **省核与辐射应急调度监测平台升级维护项目 | 按照生态****点击查看监管司印发《核与辐射应急平台系统升级技术要求》(核设函【2023】29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核设函【2020】11号),对全省核与辐射应急平台的信息安全和性能进行优化,开展GIS业务数据获取与管理升级、车载数据通讯北斗信号替代工作、数据综合处理系统优化升级、数据库更新升级,对硬件更新及运维保障。 | 85 | 8月 | 预算已最终采购金额为准 | 2025年6月24日 |
24 | 辐射应急专用防护设备购置项目 | 依据CH专项行动及常态化辐射应急准备工作要求,配置应急防护相关装备。现有辐射防护装备为2017年购入,相关设备已经过期失效,为做好核与辐射应急相关工作,拟对失效过期装备进行更新替换,包括个人剂量报警仪20个、初级防护服150套、防护面罩100个、滤毒盒200个、防化靴100双、防化手套100副。 | 30 | 8月 | 预算已最终采购金额为准 | 2025年6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