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 ****点击查看炼钢一厂碳钢线电炉除尘系统节能优化改进项目 | ||
建设地点 | **省**市**区**街2号太钢现有厂区内 |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30 |
建设单位 | ****点击查看 | 法定代表人 | 盛更红 |
联系人 | 程志民 | 联系电话 | 0351***6120 |
项目投资(万元) | 681 | 环保投资(万元) | 681 |
拟投入生产运营日期 | 2024-03-31 | ||
建设性质 | 改建 | ||
备案依据 | 该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属于第100 脱硫、脱硝、除尘、VOCs治理等大气污染治理工程项中全部。 |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炼钢一厂碳钢线电炉除尘目前采用“第四孔和象窝屋顶罩”方式对烟气进行捕集,由于象窝屋顶罩在44米高度,使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粉尘捕集效果不好,且除尘风量需求大,但粉尘捕集效果不好,使电炉除尘系统(6#除尘系统)配套设置4台80万风量的风机,每台风机的电机为2000KW,目前由3台风机同时工作,除尘动力电消耗较高。由于电炉除尘屋顶采用象窝的捕集方式,冶炼过程中烟气存在烟尘弥漫在厂房内现象,现场岗位作业环境不好,因此,拟对该除尘系统进行改造。 项目内容: 本次改造主要增加电炉车间的烟气捕集装置,改进电炉冶炼烟气捕集方式,优化产线除尘风量分配,改善岗位作业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从而进一步降低产线制造成本,提高产线综合竞争力。具体内容包括: 1.对现有除尘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优化电炉跨烟气捕集方式,新设置移动除尘罩:移动罩设置在电炉工位,移动罩导轨采用高、低轨方式设置,在炉前设置低轨,炉后设置高轨;用于捕集电炉冶炼外溢、连续兑铁装置作业、出钢等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新设置的移动除尘罩使现有电炉形成“移动除尘罩、原炉内四孔排烟和原象窝屋顶罩”的组合方式进行全流程烟尘收集。优化碳钢线除尘系统风量分配,将原6#除尘只处理电炉第四孔排烟和象窝屋顶罩含尘烟气,风量由240万m3/h降至160万m3/h,同步停用一台除尘风机(2000KW),由原先的3台风机运行改为2台风机降频运行,从而降低风机电耗。 2.原5#除尘负责处理倒罐站、钢包维修、切割过程产生的粉尘,本次新增电炉移动罩的除尘管道在车间内并入现有碳钢线5#除尘系统,本次改造使5#除尘负责处理新设置的移动罩烟气和倒罐站烟气;钢包维修和切割除尘烟气由原闲置的2#除尘负责处理。 3.新增阀门、捕集罩电控系统,同时优化现有除尘系统风机、阀门等控制程序。 4.淘汰更换1#2#除尘器风机电机和高压变频器,替换为高效节能产品;将现碳钢线1#除尘系统与2#除尘系统由“并列运行”方式改为“分列运行”方式。 本项目建成后,不改变现有排气筒,原有电炉烟气经净化处理后,颗粒物排放浓度优于超低排放浓度,同时降低除尘电耗,更加绿色环保。 | ||
主要环境影响 | 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 | ||
废气 | 有环保措施: 电炉烟气采取超细纤维袋式除尘措施后通过现有排放筒排放至大气中 | ||
固废 | 环保措施: 除尘灰回用于冶炼生产系统,废弃除尘滤袋在冶炼过程协同焚烧处置。 | ||
噪声 | 有环保措施: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风机和电机设备运行。项目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经过基础减振、隔声措施和距离衰减,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3类标准,即昼间小于65dB(A)、夜间小于55dB(A)。 | ||
承诺:****点击查看 盛更红承诺所填写各项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如存在弄虚作假、隐瞒欺骗等情况及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由 ****点击查看, 盛更红 承担全部责任。 | |||
备案回执:该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已经完成备案,备案号:202****点击查看****点击查看0000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