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省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苏环规【2023】2号)的相关要求,现对**市滆湖殷村**生态缓冲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本次公示内容如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市滆湖殷村**生态缓冲区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市滆湖、和桥镇
项目性质:**
建设内容:**市滆湖殷村**生态缓冲区建设工程拟对殷村港与富渎港之间,包括滆湖部分湖区及荷花圩,面积为193.3万m2(2900亩),其中,湖湾区100.0万m2(1500亩),岸上区93.3万m2(1400亩),通过基底修复、植物恢复、动物投放、维护监管等4项工程,构建生态缓冲区,形成自然生态的湿地。本工程施工周期计划安排12个月。
二、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本项目工程建设的不利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是暂时的,在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生态减缓措施和风险防控措施,加强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可以做到环境风险可控、减缓本项目建设对周边噪声、大气环境、地表水和生态影响的要求,使项目的环境影响处于可接受的范围。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本工程符合产业政策和区域相关规划要求,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相关要求。本项目通过设置不同类型湿地、营造不同生境条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生境空间异质性,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强流域阻抗稳定性,同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居环境,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有着重要意义。项目的实施增进水陆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促进河湖的良性健康发展,有助于改善区域水环境,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建设的不利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但这些不利影响是暂时的,在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生态减缓措施和风险防控措施,加强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可以做到环境风险可控、减缓地表水、噪声、生态影响。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在落实环保对策措施的条件下,**市滆湖生态圈建设工程-生态清淤三期工程的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四、征求意见公众范围、事项及方式
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是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的、关注本项目建设的公众,征求对本工程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非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不在征求范围。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可通过:①邮寄信函(以邮戳日期为准);②电话反馈意见;③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发表意见的公众请注明发表日期、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根据需要反馈,并且您的个人信息未经允许不会对外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点击查看
联系人:蒋先生
联系电话:0510-****点击查看2121
地址:****点击查看工业园科技孵化园
(2)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省****点击查看公司
联系电话:025-****点击查看2100
联系人:田工
六、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意见表下载链接:http://www.****点击查看.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t****点击查看1024_665329.html
环评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下载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r9XO8yUTulPSVS5t5wEwKApwd=3hsv 提取码: 3hsv
公众可在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或评价机构提出宝贵意见。